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杨莲霞(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理工大学基地研究员、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蔓(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党员教育培训是党的建设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其质量和成效直接关系党的政治凝聚力和组织活力,影响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决定着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水平。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为新时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之“魂”
深化理论武装,增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自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之一是重视理论武装。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是党员教育的首要政治任务。必须构建“学习—研究—运用”一体化的理论教育体系,推动理论学习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建立以政治理论为核心的长效学习机制,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学,实施“原著精读计划”,通过集体诵读与深度思辨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构建理论学习“双重评价”体系,将知识测评与理论转化能力考核有机结合,实现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质性跃升,避免理论学习中的形式主义倾向。
提升政治能力,强化党员干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本领。党员干部作为政治组织中的关键力量,其政治能力是党的组织力向领导力转化的重要节点。新时代党员干部教育必须突出政治能力这一核心素养,坚持实践导向,将抽象的政治理论内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素质。遵循政治能力建设的规律,在日常培训中强化政治判断力的历史思维与辩证思维培养,将政治领悟力融入对重大决策部署的深入解读,以政治执行力考核作为党员干部政治能力的实践检验。新时代党员教育要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推动理念创新与方法革新,构建全周期培养链条,系统提升党员政治素养,夯实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组织根基。
二、精准分类施策,夯实本领提升之“基”
细化分类指导,提升教育培训的精准性实效性。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拥有9900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政党,党员队伍呈现出多元化特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必须尊重差异、分类施策,才能提高教育实效。要依据党员的职能定位、发展阶段与知识结构,构建差异化培训体系:一是对领导干部,聚焦战略思维与决策能力培训,侧重宏观政策分析与复杂问题研判;二是对基层党员,强化政策执行力与群众工作能力,突出实践性教学;三是对青年党员,注重理想信念教育与创新思维培养,运用适合其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四是针对特殊群体党员,采取“送教上门”与“云端课堂”相结合的方式,保障教育全覆盖。此外,区域性党员教育还应结合地方发展战略,形成特色培养路径,使党员教育与区域发展战略同频共振。
丰富教学方式,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感染力。党员教育方法论的核心在于知行合一。“道不可坐论,理不能空谈”,党员教育必须突破理论与实践二元对立的思维局限,构建以践行为导向的教学体系。要强化案例教学法在党员培训中的基础性地位,精选典型案例作为理论与实践的中介,引导党员在案例剖析中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党员教育的生动教材,通过情境式、沉浸式学习,实现从历史维度对党的初心使命的深刻理解。建立党员培训需求反馈机制,使培训内容更加贴合实际,避免“供给侧”与“需求侧”的错位。
三、数字赋能增效,实现效能提升之“翼”
数字赋能,打造智慧化教育新模式。信息技术与党员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技术+内容+应用”一体化平台,是实现党员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应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建立线上线下协同互补的教育格局,打破时空限制,提高教育可及性。通过建立“党员政治素养数字画像”,精准分析学习行为特征,实现培训资源的精确推送。系统整合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等优质平台资源,构建全场景化学习环境,实现教育的连续性、系统性和适应性,有效应对党员学习中的碎片化、表层化倾向。
筑牢防线,加强平台信息安全管理。数字时代的党员教育培训必须高度重视网络安全问题,这是维护党的政治安全的应有之义。党员网络行为必须遵循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成为网络空间秩序的维护者。要构建“三位一体”防护体系:一是责任落实制度化,严格执行《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厘清安全责任边界;二是防护标准规范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对党员教育平台实施分级保护;三是监督机制智能化,建立全过程可追溯的学习管理系统,运用算法技术实时监测风险点。同时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引导党员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提升防范能力。
推动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必须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的部署要求,构建“理论武装、实践锻炼、数字赋能”三维协同的发展格局,推动党员教育从形式覆盖走向实质引领。着力培养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先锋队伍,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支撑,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