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王锁明(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金秋时节,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的伟大时刻。76年风雨兼程,76年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世界奇迹,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继续同心同德、接续奋斗,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辉煌。
从1949年到2025年,这76年中国发展历程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的那一声庄严宣告,如春雷般响彻在世界东方,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从此,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成功克服国家建设进程中的各种困难挑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
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76年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奋发进取,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伟大奇迹。
中国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技术落后到创新引领,这个古老国度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农业方面,从传统农耕到现代农业,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工业方面,建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中国制造不断迈向高端,科技创新更是硕果累累,从“两弹一星”到高铁技术、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装备制造等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新质生产力不断涌现。可以说,在诸多领域,当今中国已经从过去的“跟跑者”变为“并跑者”甚至“领跑者”,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民生领域进步显著,人民生活发生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变化。我国已建成全世界规模最大且高质量的教育体系,2024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2.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9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2.0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0.80%。2024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我国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人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到2023年的78.6岁,翻了一倍有余。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并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13万元,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此外,还有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绿色发展成为鲜明底色等等。
这一系列社会民生事业的蓬勃发展,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既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来,我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多边主义,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在全球治理中,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在国际事务中,中国始终发挥着积极和负责任大国的作用,提出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联合国等多边舞台上,中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在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不断提升,同时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的历史节点,总结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蕴含的宝贵经验,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党的领导是最根本保证。在民主革命时期,党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通过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为日后国家发展奠定了必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长期稳定这两大奇迹。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艰苦奋斗,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也是实现未来目标的根本保障。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发挥好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独立自主是基本立足点。回望我们的发展历程,我国从自行设计建设成渝铁路到“复兴号”动车组领跑世界,从“两弹一星”打破大国核讹诈到北斗导航系统服务全球,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始终是我们应对外部风险挑战、掌握国家发展主动权的一条重要原则和基本立足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对外部封锁禁运,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搞建设,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并建设了一批重大战略工程项目;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既虚心学习国外有益经验,又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现代化道路,打破“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神话。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依然要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高质量发展,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
人民至上是价值追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来的发展历程,始终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每一步都是把最广大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更要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持续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更好回应人民群众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
团结奋斗是必由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共同使命。坚持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和力量源泉。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的历史。团结奋斗向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面对前进道路上日益增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只有激发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气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才能汇聚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磅礴力量。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竞争力研究”及南京大学课题项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研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