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齐慧
2313.2万人次!10月1日,国庆中秋假期首日,铁路运输再次创下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合并放假8天,旅游、探亲、学生客流等出行需求交织叠加,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加强运输组织,强化路地联动,落实便民举措,推动交旅融合,人流物流均实现高效运转。
9月27日,由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投资、中铁十四局等单位参建的凌绥高速公路凌源蒙辽界至绥中段正式通车;9月28日,由中铁十五局参建的襄阳至荆门高速铁路正式通车运营,湖北首条高铁环线完成“画圆”……国庆中秋到来之前,多条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密集通车,为两节期间加大运力投放提供了支撑。
在此基础上,交通运输部门和相关企业密切关注假日客流运行情况,提前预判,加强调度,增加投放,保障旅客顺利出行。
假期里,来到乌鲁木齐、奎屯、哈密、阿克苏、喀什等车站的旅客,时不时会遇到小惊喜:候车大厅里文创打卡点内容丰富,快闪、歌舞等文化活动不定时推出,节日氛围拉满。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赴新疆旅游成为热点。新疆铁路部门针对热门方向、区段,科学投放运力,并持续打造“天山雪莲”服务品牌。
随着免签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位于东北边境的绥芬河铁路口岸,也迎来跨境客流的小高峰。国铁哈尔滨局绥芬河站提前谋划,组织开展“跨境服务专项培训”,重点强化工作人员的俄语沟通能力,确保能与外籍旅客顺畅交流,提升通行效率。
精心的准备和周密的安排,让节日期间出行井然有序。数据显示,10月1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33578.84万人次,同比增长1.4%。假期前3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均超过3亿人次。
“乘坐有轨电车换乘的旅客请直走,在车上可以体验竹刻、岩彩、茶百戏、剪纸等非遗项目。”在国铁南昌局南平市站出站口,客运员何雨乐热情地邀请出站旅客参与“非遗专列”巡演活动。今年假期,福建省文旅部门联动推出1800余场活动,不少项目还深入铁路站车,为游客假日出游增添不少乐趣。
来自江西的游客叶凌杰体验了活动后,决定将1天的行程延长到3天。“活动很新颖,让孩子在旅途中体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很有意义。”
交通不仅是出行方式,交旅融合更是丰富群众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天津武清,京沪高速王庆坨服务区,旅客们兴致勃勃地欣赏舞狮、秧歌、京东大鼓、快板等表演,“仿佛在高速公路旁逛起了商场和曲艺展”;在湖北襄阳,“侠义襄阳”旅游公交车上,“郭靖”化身公交司机,“黄蓉”在车厢内翩翩起舞。交通与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呈现出文旅消费新场景。
凌晨1点30分,重庆轨道交通十八号线的隧道里,线路工正徒步巡查道路,15公斤的巡道包里,各类工具装得满满当当。中铁十六局集团铁运公司重庆维保公司经理、党支部书记王云介绍:“节前我们开展了拉网式排查,节日期间加强班次配备,加大线路巡检力度,确保地铁运行安全。”
地铁保障精细周密,汽车的电力也更充足。10月2日午后,G50沪渝高速公路荆州东服务区综合能源补给站迎来充电高峰,充电车位全满,着急赶路的刘师傅只能在一旁焦急地等待。负责充电桩管理的工作人员胡进军看到后,马上协调来一台移动充电机器人,让刘师傅及时充上了电。
近年来,假日自驾出行群体大幅增长。尤其是在电动汽车占比提升的背景下,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需求大幅上涨。据统计,10月1日、2日,全国高速公路新能源车流量分别为1328.7万辆、123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2%,30.1%。
为此,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创新思路,大力推行将新能源汽车引导至对向服务区充电、利用高速公路出入口周边充电设施充电、科学优化单车充电时长定量充电、增设移动式应急充电设备等举措。同时,投入人员力量加强秩序引导,全力保障新能源汽车顺利出行。
假期到来,全国各地用电量增加、电煤消耗增大。国铁太原局发挥大秦、瓦日等线能源大通道作用,优化运输组织,全力保障节日期间生产生活用电需求。搭建随装随运的电煤运输快车道,建立“日沟通”机制,动态掌握各大电厂煤炭消耗、库存情况,“一企一策”制定针对性保供方案;动态调整列车开行结构,对重载车辆实行客车化管理,提高车辆周转效率。(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