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李 楠(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上而下推动全党全社会广泛学习,始终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深邃的历史眼光和深刻的历史思维,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坚持把总结历史经验和进行现实思考结合起来,把汲取历史智慧和精心谋划未来统一起来,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
一
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学习就没有止境。“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更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重视学习是我们党推动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性学习的历史。”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每当遇到新领域新课题,党都要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学习中领导工农运动、探索革命出路、整饬作风,努力“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提升了党的战斗力,促进了党的团结统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通过在生产实践中“调查、读书、向榜样学习”,推动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加深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在学习中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坚持“学习是前进的基础”,把“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摆在首位,坚持建设学习型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扬重视学习的优良传统,号召“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坚持中央领导集体“先学一步”,持续开展党内集中学习教育,深化全党全社会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的理解和把握,持续推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经过长期努力,重视学习、勤于学习、终身学习在全党全社会蔚然成风。
持续学习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我们党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前所未有,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中央政治局继承和发扬我们党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着眼于认识规律、把握现实、引领未来,精心谋划、精心组织集体学习,为不断提高全党的治国理政能力和水平作出了表率。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推动建设学习大国。每名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做学习的模范,自觉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加强党性锻炼和政治历练,不断提升政治境界、思想境界、道德境界,全面增强执政本领。
学习教育是推动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有效结合的实践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方面取得了进步,但仍存在规章制度执行不彻底、缺乏制度敬畏、理想信念弱化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推动思想建党、制度治党开拓创新的同时,充分发挥学习教育的引领作用和制度规范的根本性、长期性作用。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增强“走自己的路”的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的根本所在。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先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教育中增长知识、提高认识,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为全面从严治党夯实了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与时俱进地推进制度改革创新,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坚持教育引导党员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牢固树立党章意识,敦促党员干部自觉履行党章赋予的各项职责,强化党的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将铁的纪律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
二
学习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顺应环境变化、持续寻求和获取竞争优势并保持自身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基础和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在学习中不断发展壮大,以党的学习能力建设推动党不断地在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上进行开拓创新,推动党不断进行自我革命。
在持续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强,才能方向明、底气足,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及各种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中,锚定目标向前走、坚定自信向前走。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只有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才能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不断增强主动开创未来的底气。
在持续学习中把握历史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我们党高度重视对中国历史、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世界历史的学习,比如,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目的是从中获得深刻启迪,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学习古代国家治理的成功经验,是为今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寻找有益借鉴;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的历程,是为了更加坚定地肩负起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责任,深刻认识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总之,我们党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与前进方向,坚定历史自信,强化历史担当,走向美好未来。
在持续学习中锤炼斗争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新时代新征程,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战略任务、战略阶段、战略要求、战略环境,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错综复杂。这就需要我们在不断学习中锤炼斗争本领,提升攻坚克难的能力,沉着应对已知和未知的各种复杂因素,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然而,斗争精神与斗争本领并非与生俱来,更不会一蹴而就,必须在学习中培育、在实践中历练。只有不断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对所学的知识与方法反复检视、灵活应用,将其转化为自身的内功与修养,才能在斗争实践中锤炼过硬本领。同时,斗争绝非盲目的行动,更不是为了私利的庸俗争夺,能否在复杂的斗争中坚持正确方向,是直接关系斗争成败的重大问题。坚守正确的斗争方向,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深刻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不断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在复杂的斗争中保持头脑清醒。
三
历史主动是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深刻把握历史演变规律、顺应历史发展大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担当。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学习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掌握革命、建设、改革规律的过程。善于学习,才能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中不断进步。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持续加强学习、厚实理论功底,自觉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各项工作朝着正确方向、按照客观规律推进。
强化理论武装。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持续加强理论武装,就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固本培元、凝心铸魂,以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确保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共同把党锻造成一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坚硬钢铁。不断深化党章学习,深刻认识党的奋斗历程,全面理解党的纲领,深入领会党的指导思想、组织原则、优良作风,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义务权利、行为规范,自觉尊崇党章、敬畏党章、遵守党章、维护党章。不断深化党规党纪学习,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深刻认识学习贯彻各项制度的必要性紧迫性,全面掌握、熟知尽知内容规定,准确把握基本要求,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增强党的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坚持把理论武装融入党的思想建设全过程,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真正入脑入心、见行见效,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把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武器,筑牢把握历史主动的思想根基。
推进学用结合。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广大党员、干部要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学用相长、知行合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在干中学、学中干,将理论学习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结合起来,在思想上聚焦、行动上发力、成效上体现。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全党带着问题学,聚焦改革发展稳定安全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学习好、运用好科学理论这个强大思想武器,强化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真正把理论素养转化为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化解矛盾的能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具体思路、破解难题的措施办法、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坚持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统一,聚焦在理想信念、党的意识、宗旨观念、精神状态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把学习科学理论与解决自身存在的思想问题结合起来,悟大道、明大德、识大局,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追求高线、守住底线、远离红线,努力在提高政治觉悟中提升思想境界、培养道德情操。
健全制度机制。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理论学习制度的构建与执行,健全了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各级党委通过构建职责清晰、落实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坚持将理论学习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做到年初有计划、季度有主题、月月有安排。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的示范带动作用,逐步形成“以上率下、层层落实”的学习格局,有效提升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和学习组织的实效性。当前,党的创新理论、党章党规党纪、国家发展战略与时政政策、科技经济等内容构成了“必修+选修”课程体系,适应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需要。通过健全内容体系与资源配置机制,依托“学习强国”等数字平台,实现优质理论学习资源的全覆盖与可持续供给,推动党员、干部随时随地学、按需按岗学、深入系统学。健全学习成果运用与考核机制,将学习情况与干部选拔、绩效考核、评奖评优有机结合,引导党员、干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政策建议、制度设计和治理方案,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和正向激励。同时,推动学习文化培育与组织生态优化相互融合,倡导形成“以学为荣、以学为责、以学为能”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党校、干部学院、基层组织的阵地作用,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读书交流等方式常态化打造全链条、立体式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使学习从集中组织走向日常分布、从组织推动走向个体自觉,增强全党持续学习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