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大江奔流,激扬青春浪潮;薪火相传,燃动理想之光。2025年,光明网策划推出“理响中国·薪火‘燃’青春”系列融媒体报道,邀请青年学者溯源长江沿线,探访革命圣地延安,亲历生态治理的壮阔实践,感悟红色血脉的赓续传承,在见证山河巨变中触摸时代脉搏,生动讲好中国故事背后的精神力量和实践伟力,激励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文字实录】

亢楠楠(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研究员):从“抉择之勇”到“智能之治”,这次调研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长江生态治理中的革新与青春风采。从实验室里的技术攻关,到田野间的生态实践,从数字平台的开发运维,再到环保理念的传播倡导,青年一代正用他们的担当与创造力,在各个领域守护着长江安澜。我们也期待更多的青年理想融入生态保护的时代课题,将前沿的科技智慧与自然脉动深度交融。详情

雷硕(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研究所副研究员):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包含了“从绿水青山,到生态产品,再到金山银山”的双重转化意涵。第一重转化是从“绿水青山”到“生态产品”。也就是说,只有厚植生态本底,才能利用优良生态资产,产出优质生态产品。在此基础上,生态产品价值的第二重转化就是“生态产品”向“金山银山”的转化,也就是通过多种路径和模式,让生态保护者获得经济回报。总结起来,长江流域将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优势,深度链接生态保护与民生福祉,绘就了一幅人水和谐的美好图景。详情

刘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减灾中心高级工程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智慧,在今天被赋予了全新的科技内涵。我们这一代水利人,正通过数字孪生水利技术,以“四个预”为主线,即预报、预警、预演、预案,重塑江河湖泊防洪减灾新格局。数字孪生水利“四预”正推动治水模式从被动应对向主动调控跨越,为守护江河安澜提供更科学、更精准的现代化支撑。详情

刁基诺(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师、校级青年拔尖人才):三峡的水文化从来不是藏在书里的历史,而是“活”在每一个细节里。它是老人口中的传说,是年轻人镜头里的风景,是游客手中的文创,更是大家守护江水和家园的行动。当千年江涛遇上青春创意,当传统智慧融入现代生活,三峡的水文化不仅能传下去,更能火起来。只要找到传统文化和当代人兴趣的结合点,让大家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甚至是创造者,那些流淌千年的水脉,就能永远充满活力,吸引更多人来听它的故事、爱它的模样。详情
出品人:杨谷
总策划:陈建栋
总监制:吴丛丛
策 划:蒋正翔
监 制:陈锐海
编 辑:罗之颖
鸣谢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相关阅读
【理响中国·薪火“燃”青春】一江水的颜值回升:从“抉择之勇”到“智能之治”
【理响中国·薪火“燃”青春】一滴水的“增值”之旅: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
【理响中国·薪火“燃”青春】从“看见现在”迈向“预见未来” 当代防汛背后的现代化支撑
【理响中国·薪火“燃”青春】千年江涛遇上青春创意 三峡文化C位出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