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辛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作出一个重要论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续奋斗。”这既体现了对即将收官的“十四五”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自信,对随之到来的“十五五”发展部署的历史主动和高度自觉,更彰显了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知与科学遵循,是对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战略宣示。认识好理解好“接续奋斗”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要义,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更好地贯彻落实全会精神。
“十四五”做得好,“十五五”是站在新台阶上的接续奋斗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奋斗的第一个五年,正像全会指出的,这五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
高质量发展结出硕果。“十四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接连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三个大台阶,到今年年底大概率突破140万亿元,达到世界经济总量17%左右;五年间年均增长5.5%,在全球经济发展中一枝独秀,进一步稳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地位。人均GDP提升到13445美元,位居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前列;粮食年产量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把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上。更重要的是高质量发展已经实实在在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中国已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义务教育巩固率和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都超过95%。
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十四五”时期我国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至17.4万元/人,年均增长6.0%,快于同期经济增速0.5个百分点,发展的质量效率明显提升;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超3.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创新指数在全球中等收入经济体中保持领先地位,百强创新集群数量位列全球第一。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让“十四五”发展充满生机活力。
新发展格局蹄疾步稳。构建新发展格局扩大内需是关键,“十四五”时期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86.8%,最终消费支出平均贡献率为59.9%,比“十三五”时期提高11.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020年的2.56缩小至2024年的2.34;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实际增长5.4%,占全球比重接近30%,规模连续15年位居全球首位。国内大循环的规模更大、效率更高、底气更足。
开放合作稳中有进。“十四五”期间,我国货物贸易规模连续跨过5万亿美元、6万亿美元两大台阶,2024年达6.16万亿美元,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合作文件,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3份自贸协定。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这句话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人们的共识。
“十四五”做得好,丰硕成果使得“十五五”发展站上了新的台阶,接续奋斗就是站在更高台阶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十四五”做得对,“十五五”是坚持原则一以贯之的接续奋斗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作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予以突出强调,这是对“十五五”发展的科学指引与政治要求,也是对“十四五”发展宝贵经验与重要法宝的重申。
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应对风险挑战才有主心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征程才能劈波斩浪、行稳致远。在重大历史关头、重大考验面前,党中央的判断力、决策力、行动力具有决定性作用,党始终是中国人民最可靠、最坚强的主心骨。只有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把力量和资源聚集起来、协同起来,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这已经为“十四五”发展实践所证明,也必然在“十五五”发展中更加彰显。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是如此,“十五五”时期的发展更是要如此,而且要做得更好。我们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不管经济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发展始终是硬道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再次重申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但是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背景下,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十五五”时期要继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
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全方位展开、系统性推进,从体制机制上破解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为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制度基础。“十五五”时期同样要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是我们党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规律性认识,我们坚持“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既“放得活”又“管得住”,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十五五”发展要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
发展是硬道理、安全也是硬道理。在“十四五”发展中我们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统筹新能源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坚持粮食安全必须靠我们自己保证,自觉把发展和安全统一起来,共同谋划、一体部署、相互促进。“十五五”时期同样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发展和安全要动态平衡、相得益彰。
“十四五”之所以做得好,就是在这些方面做得对,“十五五”当然要在一以贯之坚持这些原则的基础上接续奋斗。
“十四五”起好步,“十五五”是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的接续奋斗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西方一些国家对我国进行遏制打压,同时,全球地缘政治冲突不断、贸易保护主义快速抬头、各国消费者信心不足、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整个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出现衰退,这些因素叠加出巨大的不确定性。但是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只要我们积极识变应变求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以历史主动精神克难关、战风险、迎挑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就没有什么困难能阻碍中国式现代化坚毅前行,没有什么力量能迟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步伐。
历史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历史使命和任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担当和责任,这也是“十五五”接续奋斗的题中应有之义。“十五五”时期我们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滴水穿石,久久为功。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需要脚踏实地地落实执行,宏伟壮丽的目标规划离不开一点一滴的行动积累。“十五五”发展在大方向正确、重点明确、战略得当的同时,还要把控好细节,把政治经济、宏观微观、战略战术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确保执行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更突出目标导向、效果导向,以创造性工作把“十五五”发展部署落到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