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陆园园(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建议》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作出专章部署,并提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国家之间围绕产业的竞争更加激烈。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对于有效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筑牢国家发展的安全根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具有重要意义。要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现代化产业体系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产业部门、经营主体、要素条件等构成,是以实体经济为支撑、以产业链现代化为方向的有机系统。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不仅能够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核心动力,也能够助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进而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一系列前沿领域加快取得突破,不断重塑产业形态与全球产业链,为产业变革提供了机遇和舞台。牢牢把握这一重要机遇,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高效集聚全球创新要素,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强劲动能,并自主拓展产业新赛道、确保重要产业链自主可控。
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举国体制,能够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市场力量有效结合,让不同主体各展所长,形成推进科技攻关的强大合力。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根据产业发展的当下急需和长远需要,进一步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源共享等方面加强组织协调,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充分对接国家创新战略目标。深入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聚焦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加快突破一批产业链短板瓶颈,着力补强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聚焦产业发展需求,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科技创新为产业创新提供核心动力,产业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广阔应用场景,推动二者深度融合才能更好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此,要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聚焦产业发展需求,营造有利于原创成果不断涌现、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创新生态,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有效支撑。进一步发挥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建立健全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生态系统,推动多学科交叉和跨界合作,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氛围。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对系统内各链条、各环节进行精准对接,加速创新要素的有效配置和合理流动,形成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夯实产业现代化基础。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能够将创新资源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关键在企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为此,要加大企业创新支持力度,聚焦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重大需求,有效引导企业在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全链条各环节加强部署;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以健全制度、精准施策不断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支持企业家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带领企业更好发挥创新主体作用。
发挥金融支持作用,打通“科技—产业—金融”链条。通过金融手段引导资本投向前沿技术和关键领域,聚焦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短板弱项,推动金融体系更好适应新时代科技创新需求,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此,要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有效发挥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作用,为科技创新提供更为稳定和长期的资金支持,更好赋能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服务实体经济。更好发挥科技金融的杠杆作用,进一步健全科技金融体制,更加动态平衡、结构合理地推动科技金融服务优化,积极探索信贷融资支持科技创新的新模式,不断提高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广度和精度。引导金融机构持续优化产品和服务体系,根据科技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类需求,为企业提供贯通全生命周期的有效金融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