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世界意义与实践价值
——2018年UIBE暑期国际问题研讨会召开
光明网讯(记者秦超)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提出“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可以说,新型国际关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对新时代中国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探讨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与意义,2018年7月15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2018年UIBE暑期国际问题研讨会“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世界意义与实践价值”,就相关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会议合影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赵忠秀教授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词。他在讲话中指出,当前世界正处于复杂多变的态势之中,出现了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等新问题,未来的世界走势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以新型国际关系为主题探讨中国外交政策和世界格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他还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教授学者表示了热烈欢迎,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研讨会共分为四个板块。第一板块是“新型国际关系的概念取向”。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萨克拉门托分校教授James DeShaw Rae分析了新型国际关系在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定位,认为新型国际关系涵盖了很多国际关系理论的元素,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中国既有的外交理念有很强的延续性。南开大学教授刘丰从现实主义的视角探讨了当前世界的大国关系,认为在全球权力转移的大背景下,大国关系存在合作、竞争与对抗等多种类型,当前世界需要建立更为健康和包容的大国关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Nick C. Florea博士从国际法的视角探讨了新型国际关系,认为要理解新型国际关系,必须理解中国的传统政治思想以及近代中国追求民族独立的历史,并研究中国逐步融入当代国际法体系的过程。发言之后,美国丹佛大学助理教授Keith Gehring对三位学者的发言内容进行点评。
第二板块是“实践中的新型国际关系”。清华大学博士生史艳从全球治理的视角探讨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她认为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的关系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中国有能力积极推动世界各国建立以互相尊重、平等、公平和共赢为特征的新型国际关系。欧盟-中国商会的Sara Marchetta探讨了中国与欧盟的双边投资审批问题,她认为欧盟非常关注中国“16+1合作”“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制造2025”计划所涉及的投资项目,但是中国和欧盟对投资审批问题有不同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沟通。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生Justin Canfil探讨了大国关系中的太空法问题,他认为外太空领域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领域,而现有的国际法体系对外太空领域有诸多不适用的地方,因此亟需制定全球层面的新规则。发言之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萨克拉门托分校教授 James DeShaw Rae对三位学者的发言内容进行了点评。
第三板块是“中国外交与新型国际关系”。欧洲学院的门镜教授探讨了欧盟的对华政策,她指出,一个中国原则、“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制造2025”计划是目前中欧关系的重要内容。外交学院教授魏玲探讨了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她认为东盟在对华关系上秉持发展型区域主义的政策,在经贸、非传统安全领域注重与中国的合作。波兰华沙经济学院教授Guenter Heiduk探讨了“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欧洲经济整合问题,他认为,欧洲目前需要制定统一的政策以回应“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促进“一带一路”倡议、欧亚经济联盟和欧盟的整合。南开大学教授刘丰对三位学者的发言内容进行点评。
第四板块是“评估新型国际关系”。北京天安睿智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莫天安先生探讨了后冷战时代如何超越修昔底德陷阱的问题,他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中国可以在包括朝鲜核问题在内的众多领域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Monica Thiel探讨了在新型国际关系中如何建构和治理伙伴关系,她指出,为了应对国家监管工作中的问题,需要积极探索共治与合作等议题。英国约克大学博士生胡然探讨了新型国际关系新在何处的问题,认为新型国际关系理念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谐世界等中国既有的外交理念有明显的延续性,是目前中国外交实践的最新理念总结。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戴长征教授在闭幕总结发言中,对所有与会嘉宾的专业水准表示充分的肯定与诚挚的谢意。他表示,学术界需要把新型国际关系理念放入中国外交政策的历史演进脉络中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应该积极探讨中国如何具体实践新型国际关系理念,如何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表率,以及如何使新型国际关系理念真正取得实效并让世界各国参与其中并从中受益。他希望各位学者能够持续支持和参与UIBE暑期国际问题研讨会,继续支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工作。
[责编:李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