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推进外交实践创新与超越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创新需要实践的检验,实践是推动理论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创新是在不断推进外交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伴随着中国与世界关系所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中国外交也在进行着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
首先是构建了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保持与大国关系的总体稳定和均衡发展,对于我国深化全方位对外合作、维护良好外部环境至关重要。大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重中之重。我们在实践上寻求与美国建立面向21世纪的新型大国关系。近40年来中美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彼此利益深度交融。“今天中美关系已经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尽管两国之间还存在不少问题,但是40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双方要始终正确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合作是唯一的正确选择,共赢才能通向更好的未来。中俄互为最大邻国,两国关系经历了国际风云检验,日益显示其坚韧性和稳定性。当前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中俄关系作为中国外交的优先方向,通过两国元首多年来高瞻远瞩的战略引领和顶层设计,向着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不断迈进。中欧是当今世界的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实践特别是新时期的国际关系中,我们始终重视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全球影响力,与欧洲国家共同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坚持平等相待、合作共赢,不断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其次是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周边是中国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将周边置于外交全局的首要位置,大力促进周边和平、稳定、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周边外交在总体外交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中国在周边外交实践上体现的更加务实灵活与积极有为。2013年10月,党中央专门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对周边外交作出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中国领导人通过与周边国家领导人坦诚深入的对话沟通,增加了政治互信,减少了相互猜疑;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在周边地区的推进,深化了经济上的互利共赢;通过引领合作,巩固和扩大了区域融合的势头;通过深耕细作,夯实了在周边地区的社会和民意基础。近年来的外交实践将周边地区的“朋友圈”做得越来越广、越交越深,周边命运共同体意识正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再次是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始终是这个重要群体当中的一员,彼此命运相连,休戚与共。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始终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作为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争取民族独立、推动国家发展的事业中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同呼吸、共命运,建立了牢固的关系,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实践告诉我们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始终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基石,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鲜明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处理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时始终秉持正确的义利观,加强了同非洲、拉美、中东等地区的几十个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互访,推动了中国与各个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政治、文化、战略和人文合作关系不断迈上了新台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实践发展还体现在对全球事务的参与和贡献上。中国先后经历了主动融入国际体系,坚定支持多边主义,推动多边外交,再到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三个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丰富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在实践上,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型多边金融机构,促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完成份额和治理机制改革;积极参与制定海洋、极地、网络、太空、核安全、反腐败、气候变化等新兴领域治理规则,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金砖国家峰会等。这些外交实践引领了国际发展与合作议程,推动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外交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极大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逐步开创了中国大国外交的新时代,形成了高屋建瓴博大精深又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习近平外交思想。在当今世界舞台上,“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贡献”熠熠生辉,迸发着时代的最强音。“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在风云变幻的时代潮流中,中国外交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必将不断深化,继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