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创刊30周年座谈会召开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创刊30周年座谈会召开

2018-10-28 17:31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改革开放40年干部教育培训创新发展

  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创刊30周年座谈会召开

  光明网讯(记者武鹏飞)10月28日,改革开放40年干部教育培训创新发展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创刊30周年座谈会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召开。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甄占民出席讲话并为入选《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创刊30周年十篇纪念性文章的作者颁发荣誉证书。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专家学者、《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作者代表、学员代表等出席会议。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创刊30周年座谈会召开

改革开放40年干部教育培训创新发展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创刊30周年座谈会

  甄占民在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党治国理政各个环节都充满着改革创新的伟大精神,孕育着改革创新的伟大创造。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同样在不断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中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和历史性进步,以一系列重要成果呈现在世人面前。在干部教育培训的方向目标、体制机制、路径措施、网络建设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直接塑造着党的执政优势,成就着党和国家的辉煌业绩,也为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障。中国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被世人称为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奥秘。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创刊30周年座谈会召开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 甄占民

  甄占民说,回顾40年来的教育培训工作实践,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要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法。“不变”是什么?就是党的性质宗旨、党的初心初衷,就是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服务干部成长的需求,在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展示自己的独特作用和独特力量。“变”是什么?就是要顺应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在培训内容、体制机制、路径措施、网络建设上,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只有这样,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才能开创新局面,开辟新境界。就《中国党政干部论坛》杂志而言,创刊30年来,成功组织策划一系列重大选题,刊发了一系列有广泛影响力的文章,发挥了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追根溯源,很重要的就是在办刊过程中把握好了“变与不变”的辩证法,在办刊内容、栏目设置、内容选取、发稿机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创新。

  甄占民对进一步办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提出了几点希望:在强化新思想的引领作用上展现新的气象,在锻造过硬的党性品格上展现新的气象,在治国理政的经验交流上展现新的气象,在提供有效知识的供给上展现新的气象,以及在改进学风、文风和话语表达上有更大的创造、更大的发明、更多的担当。

  座谈会分两个阶段进行。在“改革开放40年干部教育培训创新发展”主题研讨阶段,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秘书长、进修二部主任张忠军,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甄小英,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国喜,全国组织干部学院副院长史晓东,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副院长汪建新,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副校长代吉成,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沈传亮分别作了主旨发言。

  作为综合性思想理论月刊,《中国党政干部论坛》自创刊以来,按照中央党校校委的要求,立足党校,面向全党,面向全国,以各级党政干部为主要读者对象,努力将刊物办成全党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园地,成为交流党政工作和两个文明建设经验的有效渠道,成为广大党政干部真正的良师益友。

  在纪念《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创刊30周年座谈阶段,作者代表,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财政部原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唐钧,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周淑真,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教授王勇,就面向新时代的干部教育,《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应如何与时俱进地发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修班学员、福建省委党校副校长温敬元,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修班学员、甘肃省张掖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润强作为学员代表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进修一部主任樊秀萍、教务部副主任贾建芳、培训部副主任李作钦出席会议。两阶段的会议分别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社长许宝健、《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主编何忠国主持,报刊社副社长焦利作会议总结,报刊社总编辑丁茂战出席会议。

[责编:贺梓秋]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理响中国】推进人力资源强国建设

  • 共同富裕背景下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