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五年规划是引领时代前进的航标。从1953年至今,在13个五年规划(计划)指导下,我国仅用几十年就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从一穷二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8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开门问策,谋篇布局“十四五”。“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很多未来发展的中长期问题都要在这五年破题。就此,光明网理论部邀请业内多位专家学者推出系列解读文章,就如何破题“十四五”进行专业性地深入研讨。
作者: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重庆科技学院教授 唐龙
习近平总书记在8月24号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指出,要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适应发展的新阶段、新变化和新要求,站在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以突破深层次体制障碍的实际举措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主市场经济体制,最核心的主线是在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激发新发展活力。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需要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以激发微观主体的市场活力;也需要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去弥补市场的短板与失灵,通过结果纠偏和方向把控使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价值主张相适应。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激发新活力,将是贯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始终的一条重要主线。
一、科学编制和高效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与任务,需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力
“十四五”规划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在这个发展的新阶段,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上,保护主义与单边主义抬头,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面临非经济因素冲击,并因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加剧动荡。在国内,“十四五”规划期需大力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以创新驱动为主导的动力转换和形成高质量发展模式,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发展新局面。面对国际国内发展形势、条件、任务新变化,科学和有效制定并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与任务,需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之提供可靠和可行的制度保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对政府和市场关系认识的重大突破,意味着通过“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各自功能的有效发挥和协同发力,将成为发展新阶段激发新活力的重要手段。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十三五”时期我国在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中激发体制改革的新活力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经验。一方面,坚持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在推进供给侧改革、实现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等方面,通过依托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推动资源配置与利用,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取得了积极新进展;另一方面,通过转变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政府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纳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彰显新时期体制改革及其红利释放对完成发展新阶段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任务的重要性。依据“十三五”时期经验和发展新阶段形势与任务的新要求,科学编制制定和高效完成“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在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篇章必须继续坚持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主线,以两者良性互动和形成合力为重点进一步激发体制改革新活力。
二、激发新发展活力的关键,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形成合力
“十四五”时期,激发体制改革新活力的关键,在于使“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良性互动、形成合力,出现政治权力合理运用和市场经济有效发挥作用并存的格局,并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模式、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高效社会治理体系中发挥效用。
要建立“有效市场”,主要的任务包括:一是弥补市场化改革的短板,主要是着力推进重要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改革,特别是要积极探索代表高质量发展特征的知识产权、技术、数据等首次被纳入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形成及参与分配的方式。二是建立高标准的市场体系,特别是着力针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打破区域市场间的分割,充分发挥超大规模优势,在进一步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过程中整合与优化供应链与产品链;充分利用市场工具整合企业,促进结构调整和各种所有制公平竞争,优化生产力产业与空间布局。三是进一步健全市场运行机制的调节功能,使商品与生产要素的价格体系基本能正确反映供求关系及稀缺性程度,充分发挥好市场价格的信息传递作用与资源配置功能。四是进一步夯实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基础性制度支撑,重点是通过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调动各类经济行为自觉参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十四五”规划期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发展环境,已超越单一市场手段整合的市场范围和有效发挥作用的能力。如何通过“有为政府”作用发挥来弥补市场经济体制的短板,将对有效完成“十四五”规划期的目标任务产生重要影响。一是要着力完善决策科学化的机制和能力,掌握好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标准和尺度,为有效完成各项任务与目标营造公平竞争和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制度。二是提升政府面临更加复杂与不确定性宏观经济环境与发展条件下的宏观调控能力,以更加注重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立场完善收入分配结构,有效化解供给与需求之间、传统部门和新兴部门之间、社会利益和个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将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三是在大数据智能化引领、绿色经济转型、现代产业整合、金融与实体双向整合等促进经济发展新格局形成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以及在涉及公共性、长期性、不确定性等市场调节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领域,提升精准施策能力,明显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和落地能力。四是加强在反垄断、国有企业改革和战略布局、所有制中性与公平竞争、消除经济结构“荷兰病”、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等重点经济领域改革拿出破解体制障碍的具体办法。五是从管理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明确提出政务管理信息化的目标和具体举措,使政务服务“快捷化、便利化、高效化”。
在处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之间关系时,要以明确界定政府与市场在管理、服务与调控的边界为重点,在找准政府和市场相互补位、协调配合的结合点上有针对性地拿出具体的管理意见与措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