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需要采取系统性综合治理
首页> 理论频道 > 正文

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需要采取系统性综合治理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20-10-12 14: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需要采取系统性综合治理

  作者: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陶希东

  “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一要务。在餐饮浪费现象依然存在的今天,需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采取共建共治的综合治理策略。

  一、“舌尖上的浪费”是一个多因素共同导致的社会治理问题

  当前,我国粮食生产能满足人民群众日常消费需求,但不可忽视的是,国内存在触目惊心的餐饮浪费现象。2018年《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披露,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浪费达38%,学生盒饭有1/3被扔掉。有研究表明,全国每年倒掉的浪费食物总量可养活约2.5亿人,折合粮食约800亿公斤,相当于我们粮食总产量的15%;浪费的蛋白质和脂肪高达八百万吨和三百万吨。之所以造成如此惊人的餐饮浪费,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家庭传统文化教育和劳动教育缺失,使得当今的大多数国人失去了对劳动和食物的敬畏感。如果将餐饮浪费现象分为“集体性浪费”和“个体性浪费”的话,个人或家庭浪费是一个很大比重。对个体而言,轻易地浪费来之不易的餐饮食品,核心因素是我国勤俭节约的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式微或断裂,致使人们缺乏应有的德性,尤其是对劳动、大自然缺乏敬畏感。在城市化大潮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与传统的农村劳动越来越远,即便是现在农村的一些孩子,也几乎不需要下地干活了,并且无论城乡的孩子,在家也很少参与家务劳动了,过上来“买来就能吃”的生活,更不懂得劳动的艰辛和食物的来之不易。可见,制止餐饮浪费的根本还在于家庭教育的强化上。

  制止餐饮浪费的法律和监管制度不健全。餐饮浪费既是一个道德问题,更是一个法治问题。近年来,“光盘”、打包、小份菜、半份菜等正在成为餐饮消费的新风尚,餐饮浪费现象有了一定的改观,但没有实现根本性解决。主要原因是,尽管在我国国家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中均体现有“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精神,但这些规定比较分散,缺乏必要的约束措施和惩戒机制。一些部门性、社会性的倡议,对餐饮浪费者同样缺乏约束力,导致“有钱就任性”的不良餐饮习惯。从这一点看,英国在历史早期出台禁奢法的传统、法国在2016年推出《反食物浪费法》等举措,对我们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国人的“爱面子”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餐饮浪费行为。一些集体性餐饮浪费现象(如商务宴请、红白喜事宴席),更多的是中国人“爱面子”文化对餐饮、社交的影响所致。尤其是在广大农村的红白喜事宴席上,主办方订制菜肴的时候,不是以人为本,不考虑能否吃掉(10人的一桌,可能会上20个菜,远远超出一桌人的食量),而是以讲排场、争面子、讲攀比为主,唯恐客人对宴席菜品有怨言。这一文化基因既增加了主办者的经济负担,更加剧了餐饮食物的浪费。

  二、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需要采取共建共治的综合策略

  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德治法治并举,政府、企业、社会共建共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法治社会建设等共融,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

  让每一个人学会尊重劳动,明白“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道理,对食物心存敬畏感,是珍惜粮食、制止餐饮浪费的前提和基础。但凡有下地劳动经历甚至挨过饿的人,内心中就会有一道杜绝浪费的自然屏障。因此,加强全社会的劳动教育,增强人们对劳动和食物的敬畏感,弘扬勤俭节约的中华优秀传统,是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首要任务。笔者以为,当下的劳动教育要从家庭起步、从娃娃抓起,尤其要让没有机会接触农村生产劳动的城市家庭孩子,家长们要转变观念,担起责任,让孩子一定要参加和担当适度的家务劳动(如大学生家庭,在寒暑假期间,家长要求孩子参与或承担做饭任务),让孩子懂得劳动的艰辛、体验劳动的快乐,更懂得每顿饭的来之不易。这是全国家庭需要尽快补上的一课。如上海近日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刚刚结束的这个暑假,不少孩子撸起袖子干起了家务,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要坚持下去。同时,要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爱惜粮食”“健康生活”“科学用餐”进餐厅、进社区、进村镇、进单位、进校园、进家庭,着力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氛围。在此过程中,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等单位或群体,要以身作则,做好示范带头作用,推动绿色、节约的餐饮文化形成风气。

  在道德教育难以发挥作用的领域,建立健全制止餐饮浪费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是制止餐饮浪费的重要补充。现实表明,仅仅依靠道德力量,还是无法有效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尤其是一些浪费行为更严重的发达国家,法治就成为重要治理手段,如美国2019年推出《食品日期标签法案》,严格区分“最佳食用期限”和“保质期”,以整治家庭储存不当、过度囤积食物和保质期标签混乱的问题。法国在2016年推出的《反食物浪费法》规定超市不得丢弃接近“最佳食用日期”的未售出食物,但可以捐赠给慈善机构;超市可以从中获得所捐食物价值60%的税收减免。从这一点看,我国除了加强劳动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同时,需要在现有法律体系基础上,整合集成,制定一部类似《反食物浪费法》的专门法律,依法明确职能部门、餐饮经营者、消费者等各方的法律责任,建立关于餐饮浪费行为的举报投诉、专项检查等制度机制,重点加强对商务宴请、婚丧嫁娶红白事等餐饮浪费行为的监管,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依法整治“舌尖上的浪费”。

  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发挥党和政府的作用外,更要发挥和调动市场企业、社会组织、社区民众的多元力量,尽快形成一套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共建共治长效机制。充分发挥餐饮类行业协会的作用,将“光盘行动”等要求纳入文明餐厅、放心餐厅、绿色餐厅评选指标体系,探索设立餐饮企业“红黑榜”制度。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慈善组织积极参与餐饮浪费行为治理,推动餐饮企业(超市)、慈善组织、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共治,探索“餐饮企业绿色积分”、“食物银行”等新模式,探索与食物节约行为挂钩的绿色餐饮企业税收减免办法,全面实现各类剩余食物的最优化再配置。例如上海市绿化市容局正在开展“开展餐饮行业绿色账户积分激励机制试点”细则的研究制定,旨在激发餐饮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热情。在社区层面,充分发挥区域化党建、居民自治等作用,切实杜绝社区单位、家庭的餐饮浪费行为。

[ 责编:李澍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把文艺创造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 提升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质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