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吕春宇:深耕“文化土壤”,构建网络文化育人体系
首页> 理论频道> 动态导读 > 正文

吕春宇:深耕“文化土壤”,构建网络文化育人体系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21-07-14 14:5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吕春宇:深耕“文化土壤”,构建网络文化育人体系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消费帮扶、退役军人保险、美好生活、环评管理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吕春宇:深耕“文化土壤”,构建网络文化育人体系】

  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吕春宇指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要兼具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感染力,深耕“文化土壤”,打造“有态度”“有厚度”“有温度”的网络文化育人体系。有态度,即加强思想引领,筑牢学生思想根基。高校的各级各类新媒体平台首先需要发布的内容应该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解读和宣传,这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重要举措。有厚度,即深挖校本文化,深植学生精神家园。高校网络思政文化育人要将校本文化的“水库”转化为思政育人的“活水”,挖掘红色基因和精神传承“密码”,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宣传、主题策划、录制传统文化网课等方式,使民族精神成为其深厚的思想滋养。有温度,即贴近学生实际,打造学生情感归属。目前在校大学生以90后和00后为主,高校网络思政文化建设应多用青年话语体系、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栏目和作品,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短视频、网文、手绘、漫画等网络文化作品的制作与创作。

  摘编自《光明日报》

  【齐志明:推动消费帮扶提档升级,实现规范、有序、可持续发展】

  齐志明指出,应当精准对接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发展需要,抓重点、固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消费帮扶提档升级,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脱贫地区加快发展发挥更大作用。推动消费帮扶提档升级,要准确把握消费帮扶工作新内涵,让“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协同发力。既要做好顶层设计规划,做好引导、组织、对接、服务等工作,也要尊重市场规律,将贫困地区特色产品、服务与城市居民“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的真实需求结合起来。推动消费帮扶提档升级,还要牵住提升供给能力这个“牛鼻子”,进一步解决消费帮扶在消费、流通、生产等环节的难点。在生产端,被帮扶地区要加大力气提升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在销售端,要建好消费帮扶专柜、专馆、专区,善于借力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方式,打造以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为主要抓手的销售新渠道,引导带动各类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居民增加帮扶产品购买量。

  摘编自《人民日报》

  【岳宗福:借鉴国际经验探寻我国退役军人保险治理路径】

  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岳宗福认为,我们应立足国情和新时代国防建设需要,借鉴和汲取国外退役军人保障体系建设的成熟经验,加强退役军人保障体系建设,完善退役军人保险制度。首先,建构多层次退役军人保险制度体系。可以借鉴日本等发展军人互助保险的经验,建立面向现役和退役军人的互助保险制度;可以借鉴美国退役军人团体寿险的经验,建立在现役与退役军人之间可以便捷转接的团体寿险制度;此外,面向现役和退役军人建构个人免费与缴费相结合的险种多元化的商业保险制度。其次,健全退役军人保险管办体制。2018年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对地方退役军人保险管办体制改革带来了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在退役军人保险管办体制中的职能定位仍有待厘清等深刻影响。当前,亟须在借鉴国外经验和厘清人社、医保、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业务职能分工的基础上,建立常态化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管办模式。再次,优化退役军人保险接续机制。在退役军人社会保险接续机制方面,德国经验值得借鉴。德国合同制军人和义务兵服役期间除统一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外,德国政府为合同制军人和义务兵全额承担的保险费用还包括社会医疗保险、就业促进保险、失业保险等险种。在退役军人伤亡保险接续机制方面,俄罗斯和加拿大的经验值得借鉴。可以综合借鉴俄罗斯的“延长”模式和加拿大的“转换”模式,即如果军人在服役期间健康受损而导致退役后1年内死亡或致残,均可凭有效医生证明向军人伤亡保险机构申请伤亡保险及伤亡附加险待遇;如果军人退役后1年内没有发生因在服役期间健康受损而导致的伤残或死亡,则可以自愿申请将军人伤亡保险转换为地方商业保险。在退役军人补充保险接续机制方面,可借鉴美国、日本等国经验。依托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筹建覆盖所有现役和退役军人的互助保险、团体寿险或其他形式的补充保险制度,依托军队后勤保障系统建立军人互助保险、团体寿险或其他形式的补充保险,建立我国军人团体寿险或互助保险制度,建构多元化补充保险体系。

  摘编自《行政管理改革》

  【马纯红:着力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问题,让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幸福】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特约研究员马纯红指出,踏上新征程,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着力解决前进道路上各种问题,让老百姓生活更加富裕、更加幸福。一是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我们要锚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难点,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的关系,特别是要在发展过程中更加突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导向,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二是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我们要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促进充分就业;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制定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三是着力解决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问题。我们要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做好实现共同富裕的顶层设计,切实缩小地区、城乡和收入差距,并把提升国民素质放在突出重要位置。

  摘编自《经济日报》

  【时应征:从体制机制入手根治环评弄虚作假】

  时应征表示,当前环评管理机制中存在3个突出矛盾,即审批效率与环评质量的矛盾、取消资质管理与人员能力建设的矛盾、违法成本与环评收益不匹配。主要表现为:环评文件编制单位压缩编制时间、环评单位缺乏专业人员和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环评单位及人员违法成本低。因此,根治环评弄虚作假,切实提升环评质量,必须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应完善信用共享机制,探索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信息管理体系,并将专家纳入信用管理范围。此外,应深化信息公开机制,建立常态化考核机制,树立正面榜样,公开环评弄虚作假查处情况。另外,健全行政监督机制,落实建设单位的主体责任,提升审批部门把关能力。还有,应构建市场选择机制,加大环评质量评估和公开力度,建设单位要关注环评文件的质量,环评编制单位要建立质量优势。

  摘编自《中国环境报》

  (光明网记者 赵宇整理)

吕春宇:深耕“文化土壤”,构建网络文化育人体系

[ 责编:李澍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把文艺创造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 提升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质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