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新冠肺炎在全球肆虐了两年多,极大地助长了逆全球化态势,国际社会对经济全球化前景表现出极大担忧,也急切呼唤构建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全球化。时代呼唤什么样的新型全球化?新型的全球化究竟又能何为?12月18日,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成立并举行“全球化:现在与未来”学术研讨会,其中的8位专家用笔谈形式从不同知识维度追问和回应了全球化与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化。
作者:吴志成(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和不稳定不确定成为当前世界发展的重要特征。近年来国际社会诸多“出乎预料”和“黑天鹅”“灰犀牛”事件不时发生,使全球化和全球治理面临巨大风险挑战。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泛的全球性流行病,各国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目前仍然持续攀升,不仅给世界各国造成严重恐慌和危害,而且放大了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不足,成为影响当下世界秩序和全球化进程的最大不确定因素。21世纪是一个治变复杂交织、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作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大国,我们必须以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和实际贡献,积极应对和化解各种不确定性,为分化变动和不确定的全球化努力提供维护和平稳定的正能量,增加和创造促进合作发展的确定性,推动全球化不断向前发展。
一、保持坚定信心和战略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面临的国际形势日趋错综复杂。我们要清醒认识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的长期性、复杂性,妥善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局面的准备。形势越是波诡云谲,越是面对困难和不确定性,越要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战略思维,涵养战略定力,夯实战略支撑,从战略全局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要强化辩证思维,看到我国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厚、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大、社会大局稳定等有利条件,不断增强战胜困难的必胜信心,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把体制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朝着既定目标奋力前进。要把我国发展置于全球发展大局中思考和谋划,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要发挥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优势和经验,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营造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二、加快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全球治理不确定性反映了国家治理的危机和不足,凸显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紧迫性。因此,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加快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高国家治理的确定性,是应对全球治理不确定性的重要法宝。国家治理是由国家、社会和市场三种力量持续互动形成的相对平衡的整体结构,现代国家治理不仅意味着实现政治秩序、社会秩序和市场秩序平衡,还要求实现政府治理、社会治理与市场治理良性互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优化国家能力,加强法治建设,提升治理制度化水平,并推进民主政治发展,提高执政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国家机构履职能力。要以辩证思维充分认识新时代我国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特别是经济社会深度转型带来的新矛盾新问题,通过对内全面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对外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持续稳步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成为世界乱局中的稳定器、变局中的正能量。
三、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长期以来,由于各国过于强调自身利益得失,国际关系的发展主要体现为现实主义导向和权力争斗形式。这种倾向不仅削弱了国家间共同合作的基础,也不符合全球化时代国家间互相深度依赖的现实。在现实主义权力观的支配下,传统的国家间关系始终难以挣脱弱肉强食的“霍布斯丛林”,世界总是处于不稳定不确定甚至冲突对抗之中。中国提出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将平等性、包容性和公义性置于国家间交往的突出位置,以国际合作的普惠性和共享性取代丛林法则,特别提倡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进大国协调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通过加强国际危机管控,扩大大国利益交汇点,增加双边多边关系的确定性,为全球秩序回归正轨注入巨大信心和稳定。尤为重要的是,中美两国是维护世界稳定和全球秩序的压舱石,两者良性竞合将深刻塑造未来世界面貌,两国对抗冲突也将是世界和平发展的灾难。因此,中美应担负起全球大国责任,做到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妥善管控竞争和分歧,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共同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积极引导全球化发展走向
新冠肺炎疫情极大地助长了逆全球化态势,国际社会对经济全球化前景表现出极大担忧,也急切呼唤构建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全球化。必须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国际联通和交往合作仍是世界发展的客观要求,逆全球化绝非解决问题之道。新型的全球化意味着参与更加平等、进程更有活力、竞争更加包容、发展更加持续、结果更加共享、文明更加互鉴,特别是要消除全球化进程中蕴含的等级化、不平衡和掠夺性等负面因素,通过公正合理的战略安排和规则体制,修正缺乏节制和规制的全球化模式。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推动者和贡献者,中国要更加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特别是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建设所秉持的互联互通理念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更好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
五、加强全球治理能力建设
随着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地位和作用的提升,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成为中国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促进全球有效治理的必然要求。基于目前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现状,必须从全球治理战略优化、公共产品供给、合作理念转变、专业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着力,切实加强国家的全球治理能力建设,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一是以解决全球问题和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为优先目标,以提高我国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机制中的话语权为主要内容,优化全球治理战略设计,稳健推进全球治理战略实施。二是增强全球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力,坚持从国家实力和身份定位出发,量力供给物质型公共产品,加强制度和理念型公共产品的供给,着力增强国际机制创设能力和国际话语塑造能力。三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互利共赢、险责共担的新型合作理念,推进开放的全球多边治理机制建设。四是适应我国参与全球治理实际需要,完善全球治理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更多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复合型人才,增强我国在重要国际组织中的代表性、话语权和影响力。
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和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冲击证明,在全球化时代,面对各种全球性风险挑战和更加凸显的不确定性,必须用全球化的方法在全球层面团结合作解决,只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间正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人类整体命运与利益休戚与共,倡导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目标和普遍共识,也是国际社会联手在不确定性中创造和把握确定性的最有效路径。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倡于中国但属于世界,顺应历史立足现实更面向未来,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多元复合共同体。它基于命运共同体本源,超越地理范围、问题领域与政治制度,将情感共同体、理念共同体、目标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行动共同体融为一体。因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始终坚持人类主体,凝聚理念共识,激发共同情感,设定共同目标,融汇共同利益,担当共同责任,实施共同行动,进一步聚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共同促进世界人民的健康福祉,努力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