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冯凌宇(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
语言是国家和民族的集体符号,是我们所有人身份的关键构成要素。建构中文国际话语体系亦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环节之一。
语言文字战线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语言文字工作顶层设计,坚定不移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母语,是联合国六大正式工作语言之一,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和国际影响扩大,汉语在国际社会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截至2020年底,全球共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育,70多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国外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2000万。总体而言,中文国际话语体系及其话语权建构处于上升趋势,但当前总体态势依然是“西强我弱”。基本上所有大国都将语言视为重要的软实力来源和提升国家地位、形象的重要支点,出台一系列战略加紧构建、强化本国语言的话语体系。美英大力推广英语全球化,输出英语教育,通过图书和影音作品等传播西方文化,通过巩固语言霸权,维护其在文化、教育、信息技术等领域的霸权。法、德、俄、日等国也非常重视保护本国语言文字并在国际上推广。正如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所言,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话语体系,是无法真正崛起的。为构建与现代化强国目标相适应的中文国际话语体系,仍需作出更完备的顶层规划。
学术话语体系最易在使用中构建和传播。话语体系有多种,包含学术话语体系的学科话语体系、包含意识形态的政治话语体系等。话语体系构建的完成依赖于话语的强势使用。学术话语是科学研究的客观记录和表述,与科学技术发展密切相关,是最易为国际交流所接受的话语体系。在日常生活中,有大量新兴科技术语和外来字母词传入我国,如DVD、MP3、3G、SARS、SIM、ATM等,尽管在传播之初很陌生,但人们很快便广泛接受了。中文学术话语也应借助科技发展和日常使用,逐渐扩大认可度和影响力,在“润物细无声”中构建起中国特色话语体系。过去,美英等少数发达国家主导着科技进步,因此大部分学术、科技词汇都是从英语翻译而来。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取得长足进步并开始在国际社会崭露头角,创造中文原创学术话语已不是不可能了。再加上中文与英语相比,具备简洁、稳定的优势,构建中文国际学术话语体系的前景巨大。举例而言,英语新词增长速度很快,是各种语言中词汇量最多的一个语种,近年来愈发庞杂。而中文不仅新造字少,还能通过各种组合精妙地表达各种概念和意义,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具备独特的生命力。
紧跟科技创新成果步伐,构建中文国际学术话语体系。二战后尤其是21世纪美国科学、教育和信息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加强了英语霸权的地位。在学术领域,美英也通过掌控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从而控制了全球学术话语权。世界四大顶尖科学学术期刊——《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细胞》(Cell)以及《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均来自美英,来自世界各国的最优秀、尖端的科研论文必须以英语写作,才可能获得国际认可。近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势头迅猛,多项科技创新成果领先世界,但也面临着唯英语表达才被国际认可的窘境。中国主办出版入选SCI的国际期刊,包括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细胞学、新材料学等多种理工科期刊都是英文出版,而无中文版,这显然是为了方便国际同行的阅读,更为现实的是为得到国际认可。中国出版的国际期刊无中文版,也就是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却不方便中国人阅读,不用中国语言来表述,也不合常理,直接反映出中文国际学术话语体系亟待构建。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强调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未来,应抓住我国在自主创新中不断取得科技突破的重大机遇,通过各项政策支持,鼓励科研人员用中文发表研究成果,推动中文科技期刊与国外同行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学科规范化水平和影响力,打造中国对外交流展示的新窗口。
率先推动尖端科技领域构建中文国际学术话语体系,展示文化自信。在国际学术交流中用中文自信表达和传播中国创新成果,正是文化自信的另一种表现。中国空间站的中文操作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构建实例。从央视视频报道画面中可以看到,很多操作界面和舱内储物柜等的标注都是全中文的,操作系统图形化,界面设计清晰明确,符合使用习惯,但西方国家指责我国空间站设计不符合标准,只有英文界面才适合各国宇航员操作,这是典型的语言霸权思想。中国自己研制的空间站当然得用中文来构建相关指令语言,这是中文国际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范例。据媒体报道,欧洲航天局官员表示,已有多名欧盟航天员学习多年中文,以便将来搭乘中国载人飞船登上中国空间站。语言既是信息和知识的基本载体,也是信息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率先推动尖端科技领域构建中文国际学术话语体系,不仅是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应有之义,也是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中文必将伴随着中华文化和科技进步,走向更为宽广的世界舞台,更加受到世界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