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理论频道> 文史科教 > 正文

露营走红说明了什么

来源:中国经济网2022-05-22 09:25

  作者:辛自强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们跨省游、出境游等长途旅行受限,取而代之的是周边游、微旅行等概念。这其中,露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度,既满足了消费者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需求,又让艰难谋生的从业者看到了机遇。露营会是旅游业逆势发展的一扇窗吗?露营行业是好的商业选择吗?

  数据显示,近期全国野餐用品、吊床类产品、帐篷(垫子)类等户外露营产品购买量成倍增长,露营相关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线上各类露营产品销售火爆,线下露营场所营地难订,让人感慨露营潜力不可小觑。市场规模陡增让许多商家跃跃欲试,希望能在风口分一杯羹。但事实上,乘风而上并不容易。

  露营走红首先带动了相关装备的销售。面对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不少企业进入露营装备生产销售领域,让在国内尚属小众的户外装备生产行业“人声鼎沸”。相伴而来的是客观存在的产能、材料供应不足等制约,以及设计抄袭、低价竞争等行业乱象。

  还有不少商家看中了露营场地经营生意。当前,我国露营市场仍属初级阶段,大部分消费者仍没有花钱去专业露营场地的消费习惯,且目前营地同质化严重,影响了产品复购率。如果要做连锁营地或打造精品营地,则涉及拿地、规划设计以及后续经营运维等一系列投入,这对很多商家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露营在行业总体不景气的背景下逆势而上,无疑给萎靡的文旅市场注入了一针“兴奋剂”:这条新赛道让旅游从业者有了投入方向,火爆的露营场景也让旅游业看到了潜在的消费需求,提振了整个行业的信心。

  不过也要认识到,当前的露营市场仍处萌芽阶段,发展前景有一定不确定性。有意深耕露营行业的商家,无论是看准设备制造还是有心投身场地经营,都不妨沉下心来,回归初心,在产品质量、消费者体验上多下功夫,让消费者通过自己提供的产品找到与大自然互动的乐趣。毕竟网红打卡式的消费终难持久,只有经过沉淀、培育起用户的消费习惯后才能真正形成持续购买力。此外,商家也应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打造适应不同消费者需求的特色产品,通过差异化的产品为自己筑起护城河。

  长期以来,我国短途游市场一度缺乏小而美的旅居产品,这一次,露营正好填补上了这块市场空缺。但这一新兴业态要走的路还很长,整个行业缺乏完善的体系、明确的标准以及必要的人才储备,想要投身该赛道的商家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理性决策,避免一拥而上陷入同质化竞争。

[ 责编:王晓秋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把文艺创造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 提升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质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