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数字技术为线上演出插上翅膀
首页> 理论频道> 文史科教 > 正文

数字技术为线上演出插上翅膀

来源:经济日报2022-06-12 09:10

  作者:雷雨田

  近一段时间,多位知名老歌手举办线上演唱会,在各类视频平台纷纷开唱,引得不少网友怀旧,“爷青回”成了弹幕热词,并引发了现象级传播。

  线上演唱会并非新鲜事物,早在多年前便已成功实践并斩获不俗成绩,但彼时的线上演唱会更多是配套线下演出而推出的带有试验性的附属产品,并未成为演艺市场的主流形态。随着演艺市场业态的新发展,昔日的“配菜”如今摇身一变,成为演艺行业、视频平台等争相入局的“香饽饽”。

  日前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线上演唱会便是这一举措的生动实践,其如火如荼的发展现状,既得益于政策支持下的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红利,也受惠于数字技术的持续赋能和市场需求的稳步高企。

  一方面,日益发展的数字技术为线上演唱会的落地提供了有效支撑,越来越多的文化场景、文艺作品借助科技力量实现了数字化、线上化,比如网络直播、数字藏品等,文化科技融合成为未来文化市场、演艺行业、文创产业显而易见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稳步增长的用户基数为线上演唱会的兴起提供了广袤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网络音乐用户规模分别达7.03亿、7.29亿,其中,演唱会直播的用户规模为1.42亿。

  凭借“情怀”和“IP”这两张王牌,线上演唱会圈了一波粉,为当下疲软的演艺市场注入了蓬勃活力,一时间被人们视为新的行业风口。然而客观来看,线上演唱会这一新兴业态能否在疫情过后继续独立存在,尚未形成定论,还有待消费习惯的进一步养成、行业发展的进一步规范,且现阶段线上演唱会暴露出来的“隐疾”也属实不少。比如,平台价值不高、临场感不佳等,这些被市场所质疑、被用户所诟病的问题都为行业的长远发展留下了不确定性。

  线上演唱会行稳致远,需要从业者立足行业自身,既强长板也补短板,合理借助“情怀”“IP”等外力谋求出圈的同时,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强化品牌价值,释放带动效应、发挥引领作用,促进文化市场、演艺行业的繁荣发展。一味依靠消费者的怀旧情怀、知名歌手的原有IP等外部因素,不仅难以构筑线上演唱会业态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还将诱发用户的审美疲劳、降低用户的消费意愿。

  临场感、互动性是线上演唱会独立于线下演出而存在的关键。从业者应充分借力文化科技融合,抓住元宇宙发展机遇,积极探索运用VR、AR、MR等虚拟技术,增强线上演唱会的临场感和交互性,突破时空限制,为用户提供超越线下演出、更加生动有趣、更强互动体验的独特消费感受,以此拉近人与人的距离,更好留住用户、温暖用户。

  构建拥有较好发展前景、较大市场空间、较高科技含量、较高文艺品位的线上演唱会产业,既是文艺工作者、消费者的共同需求,也是文化数字化的发展方向。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数字科技赋能助力下,线上演唱会将成为具有独特商业价值的文化产品,并以高质量发展回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雷雨田)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理响中国】推进人力资源强国建设

  • 共同富裕背景下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