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正逢其时 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
首页> 理论频道> 理论综合 > 正文

正逢其时 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

来源:人民日报2022-08-12 09:43

  作者:郑剑(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在1993年和2000年,中国政府先后发表《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一个中国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全面系统阐述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有关政策,及时有效遏制和打击了“台独”分裂活动与外部势力干涉,有力地推动了两岸关系向前发展。

  如今,20多年过去了,台湾问题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一些外部势力加大力度搞“以台制华”,不惜践踏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台独”分裂势力则以“最后一搏”的姿态倾尽全力“挟洋谋独”,不断挑战一个中国原则和损害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台独”分裂势力与外部势力加紧勾连,企图阻挡中国实现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

  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台海局势下,针对台湾问题进一步正本清源、廓清是非、阐明立场、晓以利害,昭示中国完全统一进程不可阻挡的《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发表,可谓正逢其时、意义重大,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白皮书的发表是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立足中国统一大业新的历史方位,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的重大举措,也是针对“台独”分裂势力与外部势力一系列挑衅行径坚决而有力的回应。近日,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激起中国人民强烈愤慨。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政府对此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反制措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有力打击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分裂行径。白皮书的发表进一步壮大了反“独”促统声势,揭示了“台独”分裂势力和外部势力勾连挑衅为什么必然失败的原因,强化了祖国完全统一进程不可阻挡的历史大势。

  白皮书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奋斗历程、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追求祖国统一中发挥的领导核心作用,阐释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有能力引领中国人民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真谛。白皮书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祖国统一的大政方针与政策主张,全面回答如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时代命题,指明了新时代包括两岸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努力方向。

  白皮书清晰阐明按照“一国两制”实现和平统一后的光明前景,阐述了台湾发展空间将更为广阔、台湾同胞切身利益将得到充分保障和两岸同胞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等,再次揭示了“统一有好处、‘台独’是绝路、外人靠不住”的道理。当前,民进党当局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勾连外部势力不断进行谋“独”挑衅,特别是挟洋自重、甘当外部势力“棋子”造成台海局势紧张动荡。台湾同胞普遍对自身前途命运顾虑繁多、忧心忡忡,而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台湾归宿所向、两岸同胞利益福祉所在。

  外部势力打“台湾牌”,是把台湾当作遏制中国发展进步、阻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棋子,牺牲的是台湾同胞的利益福祉和光明前途,绝不是为了台湾同胞好。广大台湾同胞要睁大眼睛看清现实,认清外部势力的本来面目,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部势力干涉,积极参与到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正义事业中来。统一以后,台湾的前途命运将真正安定下来,台湾同胞将同大陆同胞一道,共享一个伟大国家的尊严和荣耀,以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而骄傲和自豪。

  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包括两岸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必定能够粉碎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和外来干涉图谋,必定能够汇聚起促进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 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性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