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法治中国、减税降费、生态产品价值、人才培养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廖永安:落实建设更高水平法治中国的重点任务】
湘潭大学党委副书记、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廖永安指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如期实现,需要重点落实四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突出立法重点,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同时注重在立法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使立法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二是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在法治政府建设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三是严格公正司法,持续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规范司法权力运行,强化对司法活动的制约监督,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四是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培育全社会法治信仰,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推动全社会践行法治,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培育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摘编自《光明日报》
【马海涛:减税降费对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深远意义】
中央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马海涛指出,减税降费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税收政策,是我国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减轻市场主体负担、稳定市场预期的重要政策手段,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政策支撑,对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深远意义。具体而言,有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生产、交换环节“做大蛋糕”,促进商品要素资源更加畅通流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市场资源优势、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助于在分配环节“分好蛋糕”,用好税收再分配功能,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有助于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中央与地方的税权划分以及逆周期调节与跨周期调节的关系,实现稳增长与防风险长期均衡,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摘编自《经济日报》
【马国勇、刘欣:把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着力点】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马国勇、刘欣认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方案的理论基石。就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言,应把握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着力点。首先,坚持党的领导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根本保证,要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作用和战略意义,确保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遵循社会主义正确方向,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贡献。其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价值取向,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红线,推动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融合发展,走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再者,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力量,要在体现有效市场刺激经济快速增长优势的同时,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在维持市场秩序、制度顶层设计方面的长处,使生态产品价值必须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双轮驱动中动态实现。
摘编自光明网
【王元丰:培养适应新时代的现代化人才队伍】
北京交通大学科技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元丰指出,人类正在经历新科技革命以及由此引发的产业革命,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为人才强国建设提出新要求。建设人才强国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在全面改革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机制方面下功夫,不断创新探索,使人才工作在科技革命大背景下立于不败之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足而有力的人才支撑。我国一方面需要通过培养、引进等多种途径,造就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科技人才;另一方面,造就现代化人才队伍要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使人才自觉怀有把国家建设成现代化强国的使命。为此,要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完善人才管理制度,赋予科学家科研工作决定权,充分释放他们的才华和能量;完善人才评价体系,解决形式主义严重,人才“帽子”满天飞,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等不良风气的问题。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光明网记者徐倩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