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我国成世界进口贸易增长最主要动力
首页> 理论频道> 经济社会 > 正文

我国成世界进口贸易增长最主要动力

来源:经济日报2022-11-28 10:39

  作者:魏浩(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进口研究中心主任)

  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进口贸易,积极主动扩大进口,进口贸易额从2012年的11.48万亿元上升到了2021年的17.36万亿元。2021年,我国进口占世界进口的比重达到11.9%,已经连续13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贸易国的地位。

  10年来,我国进口发展呈现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势。进口目的地结构持续优化,中西部地区占比不断提高。民营企业的占比大幅度提高,进口贸易主体从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转变为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并重。一般贸易在进口贸易中的主导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建设高水平进口促进平台,为进口发展开拓了新渠道。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高水平进口促进平台,赢得了国内外广泛赞誉。进博会通过充分发挥国际采购、投资促进、开放合作、人文交流四大平台作用,切实促进了进口发展。此外,我国还新建了多个高水平进口促进平台,如设立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举办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进口发展挖掘了新的增长点。自倡议提出以来,“五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奠定了良好基础。我国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进口额从2012年的4584.51亿美元升至2021年的7733.24亿美元,增长68.68%,远高于同期进口总额的上升比例。

  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的构建,为进口贸易开辟了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先后设立了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由2015年的122项特别管理措施降低至2021年的27项。2021年,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实现了占全国18.5%的外商投资、17.3%的进出口。另外,海南自由贸易港正在加快建设。

  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的加速发展,为进口发展培育了新动能。近年来,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成为外贸发展的新生力量,各类平台和商户充分发挥在线营销、无接触交易、短距离配送等优势,助力外贸逆势突围。2021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到了1.98万亿元,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超1500家,海外仓数量超2000个。

  从进口对经济的贡献来看,初级产品进口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有效地保障了国内市场需求。消费品的进口种类、进口额和进口占比均不断上升,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此外,高技术产品的进口占比大幅上升,促进国内企业加速创新以及转型升级,从而加快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进口贸易也是世界进口贸易增长最主要的拉动力量。10年来,世界进口额增长了38537.13亿美元,我国进口额增长了8691.24亿美元,占世界进口额总增长的比例为22.55%,位居世界第一位。此外,中国是多个贸易伙伴的重要出口目的地。2020年,40个贸易伙伴对中国的出口额占其出口总额的比例高于20%,61个贸易伙伴对中国的出口额占其出口总额的比例高于10%。

[ 责编:王晓秋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探索大型综合性赛事成功的“中国方案”

  • 建设东北向北开放门户,推动东北亚区域合作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