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传承红色基因 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
首页> 理论频道> 文史科教 > 正文

传承红色基因 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12-25 10:05

  作者:郭书林(岭南师范学院)

  青年运河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雷州半岛人民在修建雷州青年运河历史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的先进文化。它作为具有地域性和特色性的红色历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能够引领新时代青少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拥护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岭南师范学院立足本土本校,坚持系统思维,在学术研究、日常教学、红色文化实践活动等方面充分挖掘和利用青年运河红色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本文系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新时代雷州青年运河精神文化资源的价值挖掘及智能传播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GD22YDXZMK01)。

  践行“科研育人”

  唤醒历史记忆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培育时代新人来说,红色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用雷州青年运河红色历史文化铸魂育人,首先必须加强学术研究,践行“科研育人”,唤醒青少年的红色历史记忆。为此,岭南师范学院整合校内学术骨干成立雷州青年运河研究所,全面深入地开展青年运河红色文化研究,推动红色科研育人。经过学术团队努力获得多项红色研究项目,其中“新时代雷州青年运河精神文化资源的价值挖掘及智能传播研究”等2项获广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立项。同时注重把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定期面向大学生开展学术讲座;围绕用青年运河红色文化铸魂育人,设立大学生科研项目并予以资金资助。通过听学术讲座,开展青年运河红色文化科研项目,广大学生对60多年前党为人民谋幸福建设青年运河的奋斗历史历历在目。青年大学生们深深地感觉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应该饮水思源,铭记这段建库开河的历史,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红色历史进课堂

  红色文化润人心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新时代要引导青少年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但是,当前对于青年运河红色历史文化的认知,除了亲身体验修运河过程的老一辈人还能够清楚地记得当时的一些故事以外,年轻的一辈尤其是“00后”和“10后”对此知之甚少,防止青年运河红色历史文化的精神财富在当代出现“断流”显得尤为迫切。岭南师范学院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丰富和创新,提出切实有效的传承弘扬青年运河红色历史文化的路径和方法。为了让青年运河红色历史进课堂,岭南师范学院青年运河红色文化教学团队在课前、课中、课后整个教学环节精心设计。

  一是学校在课前编写青年运河红色历史文化校本教材的过程中,为了引导青少年传承青年运河红色基因,教学团队将新时代青年运河红色文化资源价值挖掘,与“地域性”“传承性”“引领性”和“品牌性”有机统一,便于学生理解掌握青年运河红色历史文化的内涵。二是学校在教学设计环节,通过系统学习和理论阐释的方式,运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学设计中构建与青年运河红色历史文化内容衔接的课程教学融入体系。三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中,授课教师秉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改理念,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打造师生“双主体”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全面深入地理解青年运河红色历史文化的精神内核。四是学校课后教学团队认真区分青年大学生不同受众群体、精准施用传播策略和传播载体,构建红色文化传播网络,将青年运河红色历史文化抽象的红色价值内涵以场景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广大青少年将红色基因内化于心。

  开展红色文化实践活动

  培育担当精神

  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呼唤担当精神,要引领青少年深刻认识国家和世界发展大势,培育时代担当精神。现在青少年的生活开始变得安逸、舒适,青年运河红色历史文化所倡导的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伟大精神品质在青少年意识中开始渐渐弱化。只有让广大青年大学生积极参加红色文化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品味青年运河红色历史文化,才能让它焕发生机,进而培育青年大学生担当精神。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为了响应国家“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的号召,岭南师范学院组织成立青年运河红色文化寻访团,资助寻访团成员用实地调研、采访亲历者等方式围绕青年运河做调查,重走渠首、大渡槽以及青年亭三个运河修建的标志性建筑,挖掘运河修建故事,寻找青年运河建设的初心,传承并弘扬“创业为民,群策群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运河精神。

  岭南师范学院青年运河红色文化寻访团利用寒暑假近4个月的时间,顶烈日、冒严寒重走青年运河修建之路,开展实地调研和口述访谈,撰写了近3万字的调研报告,收集整理了10万字左右口述访谈的文字资料及音像资料。岭南师范学院青年运河红色文化寻访团回到学校以后,把自己所见所感以报告会的形式在学生大会上进行了宣讲。全校学生感觉到,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生逢其时,想让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征程中绽放绚丽之花,就要传承青年运河红色历史文化“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同时,岭南师范学院把传承弘扬青年运河红色历史文化与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活动相融合。在开学与毕业季、五四青年节、建党节、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以知识竞赛、红色研学、思想沙龙等形式开展主题教育,使红色文化教育从点到面,从单调到鲜活。

[ 责编:李彬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把文艺创造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 提升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质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