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红色档案文献数字化、理论创新的“六个必须坚持”、分配公平、中国发展的贡献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刘越男:推动红色档案文献数字化】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刘越男认为图书、期刊、报纸、档案、手稿等红色档案文献是红色资源的重要类型。新时代,保护和开发红色档案文献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其进行数字化转化,形成红色档案文献数据库,从而更好传播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摸清红色档案文献资源底数。摸清红色档案文献资源底数是进行保护和开发的前提。可以按照其不同的信息类型进行数据化,形成目录库、全文库、专题库等多种数据库。二是持续加强珍贵红色资源保护工作。无论是文物、遗址、建筑等实物红色资源,还是档案文献等信息类红色资源,都会因为年代久远、环境变迁等原因,出现残缺破损等情况。红色档案文献数据库不仅可以纳入通过扫描、转录红色档案文献形成的数字化成果,还可以通过数字化成果,为利用数字修复、仿真等技术在数字空间对红色资源进行历史还原提供依据,实现珍贵红色资源的可持续保护。三是繁荣发展相关学术研究。红色档案文献不仅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建立红色档案文献数据库,可以为中外学者提供可靠可信的研究文献,促进红色资源的学术利用。四是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开展红色资源的智能化加工、体系化开发和产业化利用,更好发挥红色档案文献的数据要素价值,为优化升级红色文化产业链注入数字动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
【孙琳琼:科学把握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六个必须坚持”】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河北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基地研究员孙琳琼认为“六个必须坚持”不仅从世界观的视角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而且还从方法论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科学路径,为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解决了“桥和船”的问题。理解“六个必须坚持”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六个必须坚持”彰显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现立场观点方法的高度凝练。“六个必须坚持”既与经典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脉相承,又体现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观层面的创新以及由此带来的具有新时代特点的立场观点方法创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发展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指引。第二,“六个必须坚持”汇通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进程。马克思主义以其关注现实的理论品质不断赋予中国哲学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以新的时代内涵,中国哲学也不断激活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和实践性视域。第三,“六个必须坚持”彰显哲学观层面创新,为持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供科学指引。第四,“六个必须坚持”具有高度的实践性,要切实贯彻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理论创新全过程。理论创新是否具有真理性不是理论的问题,而是实践的问题。一个政党要站在时代的前列,就一刻也离不开理论创新。
摘编自《光明日报》
【邰丽华:促进收入分配更加公平合理】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邰丽华指出我国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尚面临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等问题。进一步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应聚焦当前收入分配领域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方面多想办法,有效消除收入差距中的分配不公因素。首先,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主要标志,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保证,是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分配公平、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实践证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实现效率和公平有机统一。其次,要逐步提高劳动报酬所占比重。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合理占比,逐步提高劳动报酬所占比重,要求给予劳动要素以充分的认可与足额的回报。最后,要有效遏制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确处理增长和分配关系,把“蛋糕”切好分好,着力遏制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达到分配公平的目标。
摘编自《经济日报》
【李永胜、何妮:“三个坚定不移”昭示中国贡献】
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永胜,西安交通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何妮认为“三个坚定不移”既是对新征程上中国发展道路、目标、方向与途径的庄严宣誓,又昭示出中国的发展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首先,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的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与本质要求,是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在因素。中国发展带给世界的是和平、稳定、机遇与增长,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充沛正能量。质言之,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推动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为各国谋发展,为人类谋福祉,为世界谋进步。其次,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世界繁荣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全球贸易的领先者,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着经济“压舱石”的作用。这些都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有力激发了世界经济增长的活力。最后,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中国式现代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破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路径依赖与思维定式,开辟出一条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路,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中国贡献,为现代化发展注入了中国力量。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光明网记者李彬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