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首页> 理论频道> 理论综合 > 正文

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来源:经济日报2023-03-05 09:56

  作者:王炳林(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60年来学雷锋活动的显著成效,深刻阐明雷锋精神的永恒价值,对新征程上更好弘扬雷锋精神提出明确要求。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对于深入持久地开展学雷锋活动、让雷锋精神永放光芒具有重要意义。

  雷锋短暂的一生谱写了壮丽辉煌的人生篇章,树立起永恒的精神丰碑。雷锋精神体现着新中国成立后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和精神状态,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生动写照,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成为人们所敬仰和追求的精神文化。雷锋精神是对雷锋事迹所蕴涵的崇高品质的凝练升华,内涵丰富、意蕴深刻。

  ——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是雷锋精神的灵魂所在。雷锋在解放前不幸成为孤儿,解放后成长为新社会的主人。新旧社会的对比使他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崇高伟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雷锋日记字里行间饱含着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炽热情怀。他写道:“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他对新中国、新生活充满无限热爱和美好向往,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充足的干劲投入到工作、学习之中,一心为国家着想,并将自己的爱国报国之志升华为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雷锋拥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所以能够自觉把个人追求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舍己为公、无私奉献,竭力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服务人民、助人为乐是雷锋精神的核心要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句充满哲理的名言是雷锋崇高境界的真实写照,体现着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是雷锋精神的本质与核心。在生活和工作中,雷锋把生命中的每一分热、每一分光都无私地奉献给人民,将春天般的温暖带给同志。“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雷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农村到机关,从工厂到部队,凡是雷锋走过的地方,都留下了数不清的好人好事。他帮助部队驻地周边农村的贫困群众、向辽阳灾区捐款、帮助公社积肥、为战友缝补衣服、辅导小学生学习……“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赞誉,就是他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生动体现。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是雷锋精神的鲜明特色。雷锋一生把工作当作快乐,不怕苦、不怕累,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每一项工作。他认为:“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正是这种甘当“螺丝钉”的态度,使雷锋能够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把他“拧”在哪里就在哪里起作用。做公务员,他踏实认真;开拖拉机,他是全县第一个优秀拖拉机手;到了鞍钢当工人,他又是先进工作者;做汽车兵,他努力钻研技术,创新性地将一辆油耗大的破旧车改为节油标兵车。凭借着这种忠于职守、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雷锋在有限的生命和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锐意进取、自强不息是雷锋精神的突出特征。雷锋热爱学习、善于学习。《雷锋日记》中充满了他要求进步的决心,表现出强烈的进取意识。雷锋认为:“人只有不断地努力学习,才不会迷失方向。”无论任何时候,他总是抽出时间学习马列著作和《毛泽东选集》,将毛主席著作比作“粮食、武器、方向盘”。他说:“人不吃饭不行,打仗没有武器不行,开车没有方向盘不行,干革命不学习毛主席著作不行!”当雷锋听到有些同志说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时,他提倡发挥“钉子”精神,要善于“挤”和“钻”。他挤时间读书、训练军事技能、参加农业生产、搭建模拟汽车驾驶台等,主动投入新的岗位学习技能,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使自己这颗小小的“螺丝钉”,无论拧在“机器”的哪个部分,都永不生锈。面对困难和挫折,他认为“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雷锋精神的深厚底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在雷锋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雷锋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的困难时期和三年自然灾害,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不乱花一分钱,不乱买一寸布,不掉一粒粮,做到省吃俭用,点滴积累,支援国家建设”。日常生活中,雷锋总是把节省下来的钱用于支援国家建设,用于帮助他人解决困难,却要求自己“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工作上,他不贪图安逸,主动申请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工作。他把困难比作“纸老虎”,在前进的道路上“不但‘遇虎而打’,而且进一步‘找虎而打’”。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成为雷锋一生崇高的境界和行为方式。

  迈入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以其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滋润人们的心灵,激励人们奋发图强。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第一,弘扬雷锋精神,要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雷锋是拥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榜样,雷锋精神充分展现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炽热情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60年来,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忠诚于党、奉献祖国、服务人民。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就是要树立崇高理想追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巨大热情,更加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个人追求融入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中,把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第二,弘扬雷锋精神,要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展现了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雷锋“为人民服务”“当人民勤务员”的价值理念和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做人民公仆”的价值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就是要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造福人民和人类解放作为价值追求,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第三,弘扬雷锋精神,要形成爱岗敬业的社会风气。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螺丝钉精神”是雷锋精神的形象表达,生动诠释了中国人民具有的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在雷锋精神的哺育和激励下,一代又一代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奋发向上、甘于奉献、忠于职守、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非凡的业绩。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就是要把报国热情转化为爱岗敬业的动力,激发广大劳动者肯钻研、思进取、求创新,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劳动的良好社会风气。

  第四,弘扬雷锋精神,要激发创新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雷锋身上体现出的锐意创新优秀品质,是激励我们坚持不懈走自主创新之路的不竭动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伟大而艰巨的任务,越是伟大的事业越需要开拓创新。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就是要激发创新动力,像雷锋那样,通过刻苦学习丰富自己、提升自己,对任何工作都要钻进去、吃透它,锲而不舍、自强不息、锐意进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

  第五,弘扬雷锋精神,要激发艰苦奋斗的精神力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和崇高品格。雷锋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克勤克俭、艰苦奋斗,成为永恒的时代楷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我们将来物质生活多么丰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定不能丢。”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就是要继续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方针,必须有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涵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让艰苦奋斗的精神焕发出永恒的价值和生命力。

  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在深化雷锋精神研究阐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上下功夫,发挥党员、干部和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丰富拓展学雷锋活动的平台载体,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使学雷锋活动更有时代感吸引力、做到常态化长效化,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 责编:刘梦甜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如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好在哪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