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质量基础设施、农民主体性、区域协调发展、政府债务合并监管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蒋家东:保障质量强国重在质量基础设施】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蒋家东认为质量基础设施是促进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国际贸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拥有先进、高效、协同、开放、现代的质量基础设施是建成质量强国的重要标志。为此,今后需要重点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优化质量基础设施管理。通过建立高效权威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加快推进计量技术机构、标准化运行机制、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运作与监管等一系列改革创新,分步推动和实行质量基础设施分级分类管理。二是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优配置、强研发、育品牌,努力建成系统完备、结构优化、高效实用的质量基础设施,重点在量子化计量、标准数字化、高端检验检测装备研制和认证认可多要素集成等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发展新型标准化服务工具和模式,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推动形成检验检测认证知名品牌。三是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要重点围绕科技创新、优质制造、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关键领域,持续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助力行动。支持跨行业跨区域跨国境开展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要素集成融合,更好发挥我国质量基础设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效能、体系效能。
摘编自《人民日报》
【胡志平、王婉颖:三维向度激发乡村振兴中的农民主体性】
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胡志平、王婉颖认为,农民主体性能否被激发,事关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效果,直接关系到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也影响着乡村生态振兴、人才振兴及组织振兴的进程。由此,如何激发农民主体性,成为当前及未来全面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第一,推动共同体建设,激发农民参与意愿。构筑产业发展共同体,让农民成为共同体一份子,实现利益共享;构筑治理共同体,通过物质上的激励、精神上的鼓励,吸引农民参与乡村建设与治理;构筑文化共同体,让传统文化习俗和手艺发扬光大,唤起农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第二,制度、技术双重赋能,赋予农民参与机会。借助村民自治组织的管理功能,通过完善村民议事会等机构建设,完善乡村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保障农民参与治理的机会;借助技术手段拓展农民的参与渠道,丰富农民参与方式;通过制度、技术双向赋能,拓展农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机会,提升公共政策效率。第三,增强农民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农民参与能力。加大公共教育资源乡村投向力度,让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提高农民人力资本,整体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通过数字化基础设施布局,推动优质教育服务下沉农村,更好满足农民教育需求,提升农民参与能力;加强农民现代化技能培训,培育高素质农民。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于丽: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
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四川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于丽认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探索区域协调发展实施路径。首先要推进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创新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优化区域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和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促进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引导产能有序转移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要素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促进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其次要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充分考虑不同城市的禀赋条件和发展基础差异,有效依托区域节点城市独特资源和已有基础,培育发展比较优势产业,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板块。再次要打造统一开放大市场,强化改革的先导和突破作用,在现有各区域协作联动和信息互通互认的基础上,进一步打破区域行政壁垒和制度机制障碍,消除跨区域间商品流通、技术监管、规则标准等领域的差异与隔阂,引领区域间各板块、各产业、各园区多角度多层面协同创新、合作共赢。最后要持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改善生态环境、保障民生底线来不断提升各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同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加大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摘编自《经济日报》
【陈龙:以系统性思维推进地方政府债务合并监管】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陈龙认为,稳步推进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和法定债务合并监管,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合并监管能否扎实有效,依赖于我们对债务性质以及债务安全性的判断,以及所采取措施的针对性,而这又取决于我们能不能坚持整体系统性思维,在经济运动和循环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在合并监管中树立整体系统性思维,主要体现在能否将隐性债务和法定债务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中去考虑,能否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地方政府债务的关系,综合判断债务风险,能否在“经济发展和资本流动”中解决问题和调整债务结构,不能搞运动式、一刀切式的削减方式。因而,要根据整体系统性思维,构建符合我国特点的债务风险预警综合指标体系,综合判断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坚持协同治理,形成监管合力,因地制宜地治理地方政府债务存量,减轻地方发展压力。要构建符合我国特点的债务风险综合预警指标体系,增强预判的科学性,既不夸大风险,也不掩盖问题,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要坚持协同治理,健全协同监管机制,提升合并监管效果;要因地制宜,分类治理地方政府债务存量,减轻发展压力;要压实责任,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要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做好有效防范和隔离风险的预案;要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消除地方隐性债务扩张的体制动因。
摘编自《学习时报》
(光明网记者李彬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