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警惕美国经济金融政策负面外溢效应
首页> 理论频道> 国际关系 > 正文

警惕美国经济金融政策负面外溢效应

来源:人民日报2023-05-24 09:25

  作者:杨子荣(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

  继美国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关闭之后,资产规模更大的第一共和银行近期也被美国政府关闭并接管。美国银行系统超预期的脆弱性与美国经济金融政策密切相关,其对全球金融市场的负面外溢效应值得警惕。

  新冠疫情发生后,美国政府出台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成为美国及全球许多地区通胀走高的重要诱因。2021年,美联储误判通胀形势,将通胀走高视为暂时现象,迟迟未收紧货币政策。2022年开始,为应对持续高通胀,美联储又连续激进加息,导致全球美元流动性快速收紧。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和国际金融体系的主导者,美国货币政策的大幅调整,正从多个方面对美国乃至全球金融稳定构成威胁。

  其一,美联储可能维持紧缩性货币政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美联储曾长期将利率保持在极低水平,美元流动性十分充足,市场参与者不断增加风险敞口和杠杆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金融脆弱性上升。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与金融脆弱性积累相互作用,问题相对严重的商业银行率先爆雷。当前,虽然美联储加息已接近尾声,但由于美国劳动力市场依然紧张,通胀仍处于较高位置,预计美联储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维持高利率水平,这使得全球金融市场将继续承压。

  其二,美国银行业动荡或持续发酵。截至2022年末,美国银行业持有的“可供出售和持有至到期证券”浮亏高达6200亿美元。由于美联储仍将维持一段时间高利率,美国银行的账面亏损短期内不会得到根本改善,包括商业地产板块等在内的银行业务都存在相当的隐患。在高利率和经济增长放缓的驱动下,美国商业地产市场面临着基本面恶化和融资成本上升的压力,商业地产贷款的拖欠率已有所抬头。考虑到美国中小银行有更大的商业地产信贷敞口,未来部分中小银行可能因商业地产信贷违约而陷入挤兑危机。此外,由于美国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商业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商业地产市场的压力会对金融稳定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其三,美国债务上限危机可能重演。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日前警告,美国政府可能最早于今年6月初出现债务违约。美国两党在提高债务上限方面再次陷入僵局,民主党执意无条件放宽政府债务上限,共和党则敦促联邦政府以削减支出为条件换取债务上限提升。随着债务上限最后期限临近,美股波动性会增加,美元流动性也会承压,这将加剧全球金融市场的脆弱性。

  上述挑战不仅对美国金融体系形成威胁,还可能加剧中低收入国家的债务危机。2022年,受美联储激进加息影响,不少低收入国家面临资本外流、货币贬值和利率上升三重压力,并遭受粮食危机和能源价格高企双重冲击,这使得它们的债务状况恶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偿债负担已经处于30年来的最高水平。截至2022年3月底,69个低收入国家中,超过一半的国家陷入债务困境或处于高风险状态。如果未来美元流动性进一步收紧或美国国内金融风险持续蔓延,并导致全球风险承担水平下降,且由此引发中低收入国家资本外流,将有更多中低收入国家经济面临挑战。

  全球金融系统高度关联。美元是国际货币,美国的经济金融政策不应只顾及自身的经济调控目标,更应积极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加强与其他经济体的沟通和宏观政策协调,把控好政策外溢效应,共同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

[ 责编:郑芳芳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把文艺创造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 提升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质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