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从1993年因一篇论文与云冈石窟结缘,到如今作为云冈研究院院长展开石窟保护工作,杭侃持续做好对云冈石窟的研究、保护、宣传,弘扬云冈文化、讲好云冈故事,在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传承发展的道路上兢兢业业、步履不停。
杭侃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师从宿白先生学习历史时期考古学。在导师的影响下,他开始接触佛教考古。1993年,为了完成一门课程作业,杭侃第一次来到云冈石窟,在目睹了石窟周边较为严峻的环境状况后,他意识到保护云冈石窟任重道远。1994年,他发表了《云冈第20窟西壁坍塌的时间与昙曜五窟最初的布局设计》,自此与云冈石窟结缘。在四十余年的研究生涯中,他在佛教考古、宋元考古、博物馆学与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持续深耕,发表了《河北定县两塔基出土净瓶的几个问题》《宋元时期的地方城址》《清明上河图再研究》等论文六十余篇。
作为一名考古学研究者,杭侃认为,考古离不开田野,要坚持和重视田野工作。“考古工作是比较平淡的。每次云冈石窟搭架子时,我们都很珍惜,因为云冈石窟很高大,搭一次架子不容易,我们上去考察时,还能看到在下面难得一见的景象。”在数十年的考古生涯中,杭侃坚信“胜利就在再坚持一下的忍耐当中”,并对学生言传身教。“无论做什么都会遇到困难,在有趣的阶段大家都会感兴趣,但在困难时往往需要坚持和忍耐,当你想要放弃时,可能再坚持一下就会得到好的结果。”
为了进一步加强云冈石窟研究保护工作,2021年2月,云冈研究院正式成立。作为石窟研究领域的专家,杭侃担任云冈研究院院长,围绕云冈石窟保护、研究与管理展开工作。杭侃认为,中国石窟寺集建筑、雕塑、壁画、书法等多种艺术于一体,是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冈石窟作为新疆以东最早出现的大型石窟群,是当时北魏皇室集中全国技艺和人力、物力所兴造,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其对于中国石窟艺术的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要下大力气保护好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风化、水害、冻融等病害造成了石窟岩体开裂、剥落。面对这些问题,杭侃介绍,研究人员在修缮保护石窟的同时,投入很多力量进行日常维护,并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研制石窟保护材料。此外,云冈石窟加快推进数字化采集,在保存信息之外,还借助3D打印复制云冈石窟,让更多人直观地感受云冈艺术的魅力。“一方面,我们要把云冈石窟研究好,因为内容为王,只有研究深入了,才能有更多故事讲给老百姓,吸引更多游客;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走出去,通过举办展览宣传云冈石窟。”(光明网记者郝悦)
嘉宾简介:杭侃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师从宿白先生学习历史时期考古学,获博士学位。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冈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佛教考古、宋元考古、博物馆学与文化遗产保护等。发表《云冈第20窟西壁坍塌的时间与昙曜五窟最初的布局设计》《河北定县两塔基出土净瓶的几个问题》《宋元时期的地方城址》《清明上河图再研究》等论文六十余篇。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北京大学十佳教师。主要兼职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历史学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考古学会宋辽金元明清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社会科学基金评委、住建部历史名城委员会副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