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从业近四十载,张志清将他对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的热爱,注入到了一页页古籍的修复,一本本名目的记述中;将保护古籍、传承文明、服务社会视作自己作为图书馆人终身的使命责任。古籍保护的事业贯穿了张志清的职业生涯,也深深影响着他毕生的精神追寻。
1987年,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毕业后,张志清进入了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被分进普通古籍组,从事古籍搬运、鉴定、编目等基础事务性工作。他坦言,进入图书馆之初,自己对这份枯燥的工作谈不上多么喜欢,真正让他明确方向的契机,是1998年底开始接触珍贵古籍的保护工作。回忆起最初接触珍贵古籍时的心情,张志清的内心仍充满感动。“善本部的人接触古籍都特别精细,其中有很多规矩是必须要遵守的,这其中虽然没有什么高深的学问,但它是人与古籍之间一种心灵上的交流。”
2000年前后,我国大量的古籍保存状况并不乐观,对现存古籍的具体状况也尚未有明晰的掌握,开展系统性的古籍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彼时的张志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边工作一边思考着如何为古籍保护尽一份力。2007年起,张志清参与规划设计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组织全国各级古籍收藏单位加入到计划中来,从古籍的数目清点、书名作者信息登记等最基础的工作做起,为一部部古籍建立起了专有的“身份证”。尽管面对着资金缺乏、条件艰苦、专业人员数量不足等现实问题,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与全国古籍保护工作者协同配合,共同奋斗,克服重重困难,在十余年时间里不断完善古籍普查登记目录,逐步建立起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体系。
从典藏整理到公布出版,再到投入研究和利用,张志清将古籍保护的工作比喻成了一条大河,其中图书馆作为收藏单位是这条大河的上游,承担着古籍整理、出版、数字化等工作,“上游保护的水平直接决定着中下游文脉的传承和传播工作能否延展开来”,作为图书馆人,张志清对古籍保护事业始终肩负着深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尽管古籍修复的技术和手段一直在不断进步,但归根结底,具体的工作还需要具体的人去做,而专业人才的缺乏仍是当前存在的重大难题。张志清认为,其背后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我国尚未建立起专门的古籍保护学科,另一方面在于对从业人员的支持力度仍有待加强。“要对古籍修复的工作进行总结,上升出理论,理论要上升到学科层面,为古籍修复事业培养专门的人才”。
“古籍最大的特点是兼具了文物和文化的两重性,因此古籍传承既是对文物的传承也是对文化的传承”,对大众而言,了解古籍也是在了解历史。张志清认为,要真正让大众对古籍产生兴趣,就要讲好古籍背后的文化和故事,以大众的视角将古籍活化,让古籍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做好这件事只靠图书馆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传媒、科研等各个领域的合作,把小众文化变成大众文化,把小众事业做成大众事业”。(光明网记者 徐倩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