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文化交流互鉴、科技金融、中国特色环境史学、新型工业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杨金卫:在深化交流互鉴中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杨金卫指出,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深深根植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是这些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都有其独有的特点、特色、特质。应该历史地看待和受到应有的尊重,应以平等互鉴的态度看待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避免对其他国家和民族文明的片面、狭隘认知,更要摒弃对其他国家和民族文明的傲慢与偏见。文明之间应该秉持相互尊重的态度,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中华文明历经5000多年绵延不断的发展,其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交流互鉴的典范。面向未来,只有按照时代进步的要求,在深化交流互鉴中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中华文明才能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摘编自《光明日报》
【陈雨露: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
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表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要求“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其中,科技金融是五篇大文章之首。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是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以科技现代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以金融与科技融合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正确选择,也是金融与科技相互赋能,以金融新业态助力金融强国建设的有效路径。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就是要以“科技创新”为主要服务对象,以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为基础,以“金融创新赋能科技创新”为主要动力机制,面向不同类型科技企业以及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科技企业的差异化需求,以精准化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提供广渠道、多层次、全覆盖、可持续的金融服务。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必须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还需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发力。一是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二是发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重要作用。三是充分释放资本市场的催化效用。四是构建良好科技金融生态环境。五是发挥数字金融的重要作用。
摘编自《经济日报》
【王利华:以中国特色环境史学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利华认为,随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入推进,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在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伟大实践中,我国环境史学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不断拓展研究广度和深度,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新时代新征程,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要求环境史学进一步发挥功能、作出贡献。具体来谈,一方面,环境史学是多种学术脉络和知识谱系交汇形成的一门博综天人之学,其研究对象和范围跨越自然与社会两大领域,其关涉问题具有空前的广域性和复杂性,是名副其实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因而,环境史学要做的是因应时代需要,围绕人与自然关系这一主题,对这些前人的成果进行吸收、归集、研究,形成更具统合性的问题意识、叙事结构和研究方法。另一方面,中国环境史叙事框架逐渐成形,知识图谱不断丰富,但在学术理论提升和研究方法完善方面,中国环境史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要继续在视域融合、学科交叉理念之下阐明学理,进而确立命题、推陈出新,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环境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突破西方环境史学范式和话语限制。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环境史学要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作为历史科学的新兴分支,环境史学整理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物质变换和精神交接的既往事实,梳理人与自然之间不断扩展、增强和深化的复杂联系,为科学认识和妥善应对当代环境问题提供借鉴。
摘编自《人民日报》
【袁红英: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
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袁红英指出,工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动力。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路径,事关民族复兴大业,必须高点站位、全局谋划、全域推进。首先,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让创新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第一动力,让协调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内生特点,让绿色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普遍形态,让开放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让共享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根本目的,为新型工业化的战略谋划、政策创新和路径探索提供逻辑思路和理论支撑。其次,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需要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对新型工业化的新要求,找准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明确主攻方向精准发力。一是要坚持系统观念,立足国情实际统筹推进;二是要坚持创新驱动,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和数字赋能;三是要坚持绿色导向,加快工业绿色化转型探索。最后,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要紧密结合我国当前实践基础和国情实际,切实推动相关举措,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核心动力。一是加快布局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助力工业数字化转型;三是着力以创新引领工业领域绿色化转型升级;四是完善新型工业化的多维度政策协调推进机制。
摘编自《学习时报》
【王相坤: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科研规划部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王相坤表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体来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基本方针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也就是说,对于源远流长的万年历史文化,必须善于从总体上把握主流和本质,分清主流和支流,在那些具有本质意义、能够体现文化主流的重大问题上深钻细研,而对那些属于支流性质和不具有本质意义的文化现象,则采取扬弃的态度。基本方法是坚持“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它回答了两个重大问题: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里来?它源于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挑战、勇往直前的无畏品格,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哪里去?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是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的旧邦新命。它的当前目标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奠定发达的物质基础、文明的政治基础和文化基础、和谐稳定的社会基础、生态良好的环境基础。
摘编自《北京日报》
(光明网记者 刘梦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