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王辉(国家语委“一带一路”语言生态研究中心/浙江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院教授)
国际中文教育是助推教育强国、文化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基础支撑,是促进中外文明互鉴的应有之义。国际中文教育作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经过70余年的发展,从兴起来、热起来到今天迈向强起来,成为推动教育对外开放、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实平台。
国际中文教育助力强国建设的方式,遵循手段-目标、部分-整体双重逻辑。也就是说,一方面,国际中文教育作为一种语言教育和国际传播手段,可助力强国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国际中文教育是强国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强国建设意味着要建强国际中文教育。由此,国际中文教育在强国建设中具有双重作用:驱动力和内生力。助力强国建设,国际中文教育需要一方面强化驱动力,激活内生力,另一方面,要协调好、平衡好两种力量的关系,为强国建设发挥合力、提升动力、壮大实力。
推动中文快速走向全球,高质量服务世界,是当前国际中文教育的主要目标。长远来看,助力强国建设,建强国际中文教育,实现国际中文教育自身实力强、服务功能强、世界排序强“三强”目标,需对标三个相应的目标:将国际中文教育建成世界先进水平的二语/外语教育,使中文成为学习和使用广泛、影响力强的世界语言,以及推动中国在全球语言格局中从语言大国升级为语言强国。
要充分发挥国际中文教育在助力强国建设中的双重作用,实现远景目标,需要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为核心,从体系、主体、政策、实践、效果及研究等六个方面着力进行提升。
一是构建现代国际中文教育体系,为强国建设筑牢基础。以中国式现代化理念为指导,坚持系统思维、动态思维和战略思维相结合,高水平构建中国式现代国际中文教育体系。现代国际中文教育体系涵盖教育活动的全要素、全过程和全链条,以系统、高效、协同、活力、韧性为主要特征。现代国际中文教育体系所塑造的国家国际中文教育能力、平台国际中文教育能力和个体国际中文教育能力以及各国自身中文教育能力相互作用,共同形成全球国际中文教育能力。
二是聚力国际中文教育多元主体,助力强国建设增强动能。国际中文教育主体以学校和教师为中心,呈现主体多元、交互协同的社会网络发展趋势。孔子学院、孔子课堂、中文学习测试中心、华文学校及国内外相关学校等是从事国际中文教育的主要机构,作用突出,中文联盟、全球中文学习平台及各种中文教学社会化媒体平台、中文主播等新型主体形成多类型、多层级的教育业态和广泛的关系链接。各主体既各自发挥中文教育功能,又优势互补,协同并进,构建了国际中文教育的多元主体网络和强劲发展势能。
三是优化国际中文教育政策与治理,助力强国建设夯实保障。国际中文教育发展规划要与强国建设密切契合,中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有机结合。规划既要持续、稳定,又要应时而变,以适应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新要求和不确定性。制定面向不同区域、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国际中文教育发展规划,支持有需要的国家制定各自的国际中文教育规划,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规划之间的衔接性和协调性。提升国际中文教育治理能力,着力提升科学决策力、资源配置力、社会协同力、个体参与力,为国际中文教育发展规划落实落地提供有力保障。
四是做强国际中文人才培养与资源建设,助力强国建设赋能核心。切实培养兼具中国情怀、世界视野,胜任中华文化阐释、善于跨文化沟通合作的复合型、国际型、应用型国际中文教育高端人才,在推进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骨干引领作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本土中文教师、青年汉学家、中文媒体工作者等人才的精准培养和中外青年交流,促进国际中文教育本土化内生性发展。推进中文教学资源和教育方式数字化转型,使教学资源内容丰富、兼容适用,教学方式自主多样、易用可及。
五是扩大国际中文教育传播力和影响力,助力强国建设提升形象。推动更多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有效实施,提升国际中文教育在各国教育系统中的接纳力和适应性。进一步扩大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国际会议、大型国际赛事等对中文的使用,拓展中文在航天、高铁、新能源、新媒体等行业和领域的应用,发挥中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方位、高质量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及世界发展需求的独特作用。动态评估中文国际形象和国际中文教育影响力,增强中文对国家形象的建构力和传导力。
六是深化国际中文教育研究,助力强国建设创新驱动。加强中文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促进国际中文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强化问题意识,提升攻克国际中文教育发展中关键问题的能力。深化国际中文教育核心理论研究,为国际二语教学理论发展做出重大原创性贡献。加强以中文为主要载体的大语言模型研发,为人工智能文明时代中文走向世界提供高质量数据支撑和智能传播新赛道。加强研究成果应用转化,释放国际中文教育的应用价值和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