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郑彦)晓晋祠文物,品龙城古韵。
晋祠位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是后人为纪念唐叔虞所建的祠宇,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其文物保护工作和活动宣传工作是一直以来的重点工作项目。2024年春节之际,众多游客慕名而来,给这座拥有厚重感的园林增添了不少活力。
今年春节,晋祠推出了十分丰富的活动,线上线下共有33项,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
晋祠 图
“初五是迎财神的日子,我们的工作人员身着财神爷、龙宝宝人偶服装在馆里随机给游客送祝福。为凸显春节的节日氛围,还在馆区大门入口处布置数百个红灯笼,在入口凉亭处开展了迎春写福的活动,并随机抽取幸运观众赠送我馆的新春定制祝福字出自女皇武则天亲自作序的《华严经》中的不同写法——分别为“欢”“善”“福”“發”“龍”“寿”,让大家感受千年石经的书法艺术魅力,同时还邀请了专业舞龙团队不定时间段进行舞龙表演,以游园的形式分时段表演了舞蹈,晋祠龙送祝福活动等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此外为充分体现“龙”年特色,设计了寻找现存最早的千年木雕盘龙拍照打卡活动,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如“互动舞龙”“背铁棍”等并且还通过我馆原创舞蹈“宋塑华裳”、原创话剧“唐风晋韵话晋祠”为核心,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关注。”晋祠博物馆馆长郭保平笑着介绍道。
在2023年,晋祠博物馆推出了原创话剧《唐风晋韵话晋祠》,在太原话剧团与晋祠博物馆的共同合作下,以晋祠历史和传说典故为内容,历史与戏剧艺术相融合编排了《三家分晋》、《豫让刺赵》、《水母娘娘的传说》等多个剧目,每年上演将近70场,带领游客沉浸式回眸晋祠千年,探源三晋文化。
游客写毛笔字 图
“2009年我刚参加工作,就来到博物馆,主要从事馆内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包括古建筑、彩塑、壁画、铁质文物等等。”晋祠博物馆副馆长赵涛介绍道。
让赵涛印象比较深刻的文物维修经历发生在2012年维修舍利生生塔的时候。“发现漏雨之后,我们按照程序进行项目立项、方案设计,待批复以后对塔顶进行揭顶维修。在进行大规模搭建脚手架后,对塔顶进行揭瓦,同时对清代琉璃瓦进行了维修。塔比较高,琉璃瓦很精致,维修中对工人师傅的要求也较高,还需要耐心。”赵涛说。
舍利生生塔外景 图
文物维护工作总是伴随着很多困难与挑战,不同材质、不同年代、不同性质的文物都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去维修与保护。
“比如说现在石质文物的保护,我们怎么去处理岩石层状脱落的问题?怎么去解决高空琉璃瓦的保护问题?这不仅需要传统建筑、历史知识,还需要物理、化学以及数字技术的帮助。因此当前的文物保护工作不能仅局限于传统手段,还需要依靠现代技术,同时也面临在传统与现代中寻找平衡点的问题。”在赵涛看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保护理念的更新,文物保护工作已经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维修,同时还要把保护的理念、信息传递给观众。当参观者接触到文物的时候,如何让参观者感受传统文化底蕴,同时理解在文物保护理念指导下所要传递的时代价值,也是文物保护工作的对社会的责任。
赵涛谈到:“过去几十年来,我们对文物建筑的保护主要任务是抢救性的,但是经过连续不断地大量工作,目前我们的工作重心已经从抢救性转移到预防性保护上来。”
2021以来,晋祠作为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在山西唯一的试点项目,要在如此集中成片的范围内对近百座文物建筑开展预防性保护是不容易的。去年二月,晋祠已经如期圆满的完成试点任务,为在北方开展木结构古代建筑预防性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晋祠是一座集山水园林、古建雕塑、诗文碑刻、古树名木、楹联匾额及儒、释、道于一统,集文物保护、陈列展览、收藏研究、社会教育于一体的综合类博物馆。近年来,在资金较为紧张的状况下,仍举办了十余场各具特色的展览,推出了众多文化品牌活动,而如何继续生产有创意的活动、让参观者有参与感,如何吸引参观者真正融入晋祠文化氛围中是一项挑战。
活动现场 图
作为馆长,郭保平希望通过文物保护者、讲解员、志愿者等众多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让游客在游览晋祠的过程中,不仅能欣赏文物本身的文化魅力更能感悟晋祠深厚的历史底蕴。他向记者谈到:“坚持守正创新,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让历史悠久的文物和现代化高科技手段相结合,以实际行动更好的让文物‘活’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博物馆社教活动,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让传统文化有时尚内涵,融入日常生活,焕发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