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王虎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何潇潇(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政治学教研部)讲师)
一个民族想要站在时代的巅峰,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思维;一个政党想要担起兴国兴民的重任,一刻也离不开科学理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笃信笃行者,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切实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运用能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新时代面对新挑战,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研究和传播的重要性。
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毫无疑问,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人成就历史伟业的不二法宝,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然而,学习也是多方面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学习。
经典原著是理论的源头、思想的精华。深刻把握这一“源头”,才能深知其理论观点之“水流”。事实上,共产党人历来是重视学习原著的,历来是强调通过学习理论来改造主观世界的。如恩格斯在提到如何学习《资本论》时曾说:“对于那些希望真正理解它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正是原著本身。”毛泽东也要求:“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更是鲜明指出:“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客观来讲,只有深入研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才能体会其是怎样做到言之有据、论从史出,才能感悟到马克思主义的真谛。
当然,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开放的,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形式与内容,所以学习马克思主义不仅要学习经典原著还要学习其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内涵丰富、逻辑严密、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了许多原创性贡献。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学深悟透这些原创性贡献,继续推进学理化研究阐释,唯有如此,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学深学透,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用好用活。
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丰富拓展并不断体系化、学理化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体系化学理化对于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为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走深走实提供重要指针。
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是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一项根本性、长期性、战略性工作,也是深入阐释与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现实要求。而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是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的重要途径。因为无论何种科学理论最初都是从一个思想观点的提出所开始的,经历不断发展、日臻成熟,再实现体系化学理化。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影响深远,在于其以深刻的学理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真理性、以完备的体系论证其理论的科学性。”马克思本人将其著作视为“一个艺术的整体”,列宁更是用一块“整钢”来比喻马克思主义。而由恩格斯所撰写的《反杜林论》等著作,在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来源、内容及其内在联系的同时,又以完备的理论体系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严谨性,以深刻的学理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作为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始终坚持把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任务,在结合新的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新,创造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重大理论成果都经历了从提出理论观点到形成逻辑框架,再到呈现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体系化学理化过程。迈向新征程,唯有通过体系化学理化,才能持续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进而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党的创新理论不仅是引导人民群众科学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维方式,更是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行动指南,而伟大的理论要转化为波澜壮阔的实践,关键就是理论能够成功传播,进而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任何一种理论,倘若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倘若仅局限于“内循环”抑或是“小循环”,不能被人民群众所认同、理解,就不可能凝共识、汇民心、合众力。因为理论是来源于实践的,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根本目的。而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更是使理论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对此,马克思早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就曾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在马克思看来,理论作为“批判的武器”与实践作为“武器的批判”都同样是不可缺少的,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使实践获得成功。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极为重视理论联系群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将人民视为党的创新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指出:“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可见,我们党的理论传播的目的就是走进群众、扎根群众,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因此,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必须紧密结合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现实问题,做到“知心”,进而将理论话语进行转译转化,实现理论传播的“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