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守正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理想信念教育、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京津冀协同发展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李捷: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
中国史学会会长李捷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其中一条就是“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守正创新,首先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要非常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改革也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只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健全已有制度,持续推进制度创新、填补制度空白,不断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才能更好适应新领域新实践需要,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其次,坚持守正创新,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引领时代潮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守正创新,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风云变幻中赢得主动,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掌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再次,坚持守正创新,必须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要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客观实际,真正掌握规律,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最后,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使改革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摘编自《人民日报》
【常纪文:持续拓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度广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常纪文表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但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任务依然艰巨,提升环境管理水平的需求依然迫切。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思想认识上,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和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活力。在目标指向上,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基于前期已经取得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建设成果,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发力方向上,明确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在改革举措上,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
摘编自《经济日报》
【吴潜涛、潘一坡: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改革凝共识聚合力】
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吴潜涛,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潘一坡认为,常态化制度化是理想信念教育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理想信念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长期、复杂、渐进的过程,决定了理想信念教育不能搞“一阵风”,必须注重实效、久久为功。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在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上展开了深入探索,深化了对理想信念教育的规律性认识,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基本经验包括: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综合考量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方法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教育上的系统设计、全局谋划、整体推进;坚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一项常修常炼的终身课题,在理想信念教育中,注重引导广大党员、群众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坚持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规范性,例如检验一个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的“六个是否”标准等一系列重要规范要求,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必须坚持理想信念教育机制、价值观培育机制、文明培育机制、公民道德建设机制的一体化探索,在实践中形成铸魂育人的强大合力,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摘编自《光明日报》
【刘志彪、凌永辉、孙瑞东: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刘志彪、凌永辉、孙瑞东表示,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而实现这种融合的基础是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关键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途径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首先,高质量的科技供给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前提和基础。从技术属性的类型来看,高质量的科技供给包含两方面内容。其一,是关键性技术的高质量供给。其二,是通用性技术的高质量供给。其次,从科学创新走向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企业和企业家处于关键的链接位置,是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变量与环节。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有利于更好地促进科技部门与产业部门之间的互动协同,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的连接通道。其一,是建立完善以“链主”为主导的产业链治理机制。其二,是打造优化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体系。最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是促进深度融合的途径。我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具有产业体系基础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然而在实践中科技成果供需错位现象仍较为突出。导致这一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两个关键环节较为薄弱,制约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一是概念验证环节。概念验证重在将科技人员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具体技术原型或可初步彰显其商业价值的产品雏形,关心产品有没有市场、能不能活下来。要从资金、人才、管理等方面加大对概念验证平台的建设支持力度,鼓励发展服务于技术转化的现代服务业,助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二是中试熟化环节。即围绕工艺稳定性、生产成本以及良品率等指标进行工程化验证的中试熟化,形成稳定、标准化、可大规模生产的工艺流程,进而推动自主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经验,推动国内各地的中试平台建设因地制宜进行优化,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和市场服务,助力打通从概念样品到工程产品的“最后一公里”。
摘编自《学习时报》
【冉美丽、刘冬梅:以科创走廊为纽带,提升京津冀协同创新能级】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冉美丽、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刘冬梅表认为,经过十年实践,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共治、医疗服务共享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然而,京津冀协同创新仍面临诸多挑战,第二个十年,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心要从“破藩篱”转到“强产业”“优生态”“谋共享”上,而建设科创走廊是提升京津冀协同创新能级的重要抓手。建设科创走廊,有助于释放京津冀高端科研资源潜能,有助于搭建京津冀产业协同和多链融合的空间纽带,更有利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落地。三方面入手推进科创走廊搭建:一是要以新思路系统谋划。要站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度全面系统谋划科创走廊,综合考虑京津冀产业的根植性、关联的紧密度、科研的协同性、资源的互补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做到“领域聚焦、产业协同、城市协作”。二是要以产业协同为本,内嵌若干产业科创带。科创走廊要以“大走廊”“大产业”为统领谋划,内嵌若干区域特色鲜明、上下游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产业科创带。产业科创带从目标明确、关联紧密的细分小产业领域切入。三是要激发更多城市的枢纽功能和节点功能。一方面,科创走廊建设要缓解北京“国际—全国—区域—本地”多重任务的平衡难题,提升天津的枢纽功能。另一方面,提升北京昌平、丰台、亦庄,天津宝坻、南港等区级城市的节点功能,将产业协同节点扩展到冀中、冀南、冀东等地城市,布局更多技术创新平台、科研基础设施,推动概念验证、小试中试、产业孵化,营造京津冀各城市共生、共创、共享的协同发展生态。
摘编自《科技日报》
(光明网记者 刘梦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