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吴秀生(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理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成立人民政协时的初心所在,是人民政协始终恪守的根本政治原则。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了著名的“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得到了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海外华侨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这与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对旧政协的失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党对人民民主的卓越领导的结果。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是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而其第一步现在已不是一般的民主主义,而是中国式的、特殊的、新式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中国的民主革命不能离开无产阶级领导,不能离开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指导,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人民政协的成立,增强了全国人民对新中国的政治认同,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全国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了党的周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的民主实践实现了新旧跨越,取得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一个结合)的伟大成果。
民主不是工业化定制的产品,全世界不会是一个模式、一个规格。民主是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各国民主植根于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成长于本国人民的实践探索和智慧创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走上这条道路,跟中国文化密不可分。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内在的基因密码就在这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基因。”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优秀文化是中国式民主的重要来源之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结合让我们能够在党的领导这一根本政治前提下,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民主政治理论和制度创新。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独有的协商民主,催生人民政协成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个结合”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在党的领导下通过有组织的工作得以实现的,是无产阶级的文化领导权、党的文化领导力的具体体现。第一,中国共产党深知,中国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的政治纲领与马克思主义学说倡导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华民族天下为公、大同理想是契合的,全党保持了文化自信;第二,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阐释并建构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第三,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统战工作,对不同思想意识坚持又斗争又团结的方针,争取最大多数的支持,坚信自我改造和自我教育的力量,争取到了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最广泛的文化认同;第四,通过提高全民文化教育水平和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大众化,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传播,使其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延安整风、实践标准讨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主题教育,无一不是成功案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组织,有利于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有利于最大限度把全体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汇聚起来,有利于促进科学决策、有效施策,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中国共产党通过在政协开展多种形式的政治协商,广泛听取意见,同时接受各党派团体和各界群众对执政党和国家政权的监督,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从而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民意,最大限度地凝聚民智,更好地代表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有效实现党的全面领导,提高党的领导力。党对人民政协的全面领导是政治要求、组织要求,是人民政协的政治灵魂,人民政协对于实现党的全面领导具有特殊的意义功能,则是我们的政治职责和政治使命。
人民政协是实现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平台
党的领导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在政协,党通过这一统战组织实现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上对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的政治领导。人民政协作为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能够发挥统一战线组织功能,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广泛凝聚共识,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人民政协通过政协协商的制度实践,可以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对人民政协工作的要求转化为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使人民政协更好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
人民政协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重要载体
人民政协由界别组成,囊括了各党派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和各领域的代表人士,具有联系广泛、上通下达的沟通优势。人民政协聚焦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民生改善作为重要着力点,最大限度集中和反映社会各界的利益诉求,助力解决好现代化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同时,通过政协组织联系政协委员、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等,广泛联系和动员各界群众,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深入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把更多的人团结在党的周围,夯实党的执政基础,衷心拥护党的领导,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不竭的动力。
人民政协是党领导下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确保各界依法有效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管理,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人民政协专门委员会有很强的组织优势,政协委员是本领域本行业的有为之士,具有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理性有序地提出有针对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成为党政领导部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有益参考。
人民政协是实行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
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政治机关,作为各民主党派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是新型政党制度运行的重要制度性保障和机制性安排。政治协商是实现党的领导、提高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方式,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同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人士的协商是政治协商的一种基本方式。人民政协要通过充分协商等有效工作,积极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领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努力把党的主张化为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共识,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实现中国共产党对各方面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
人民政协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安排
人民政协是广泛的民主集中制的生动体现,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政治组织,在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中,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已基本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保证社会各界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它体现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既能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又能照顾和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具体利益和眼前利益;既能广泛地反映各方民意,又能汇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全面协调利益关系,从而实现广泛民主基础之上的有效集中与统一,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序发展,巩固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