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党的自我革命、乡村治理、民生建设、乡村全面振兴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罗文东:以永不懈怠、攻坚克难的精神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罗文东指出,党的自我革命不是暂时局部的权宜之计,而是从长远全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任务艰巨、前景光明。新时代新征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要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以永不懈怠、攻坚克难的精神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一方面,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要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坚持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实情况作为政治监督重点,合力推动改革攻坚、促进高质量发展。各级党委特别是市县党委要把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要任务常态化地抓,让老百姓可感可及。另一方面,着力推动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党内监督各项制度。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坚持授权和控权相结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同时,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纪律教育机制,使纪律教育贯穿干部成长全周期、融入组织管理全过程。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准确运用“四种形态”,实事求是、毋枉毋纵,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使干部在遵规守纪中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另外,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对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着重抓、着力查,深化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决清除系统性腐败风险隐患。增强以案促改促治实效,推动完善权力配置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丰富防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有效办法。
摘编自《人民日报》
【张蕴萍:增强乡村数智治理效能,助力乡村治理现代化】
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山东省委党校教授张蕴萍表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目标是提高乡村善治水平、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在提升公共服务精准化水平的同时,努力减轻乡村数字负担,筑牢数智安全底线。一方面,促进公共服务精准化。深入实施“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完善乡镇与相关部门政务信息系统数据资源共享交换机制,推进村庄数据资源建设。在推动政务服务平台向农村基层延伸的同时,针对农村群众数智素养不高的实际,开发简便应用软件,充分发挥数智技术在便民服务、民情沟通等方面的便捷优势。另一方面,减轻乡村数字负担。杜绝数字形式主义,避免治理标准和治理方式的过度数智化;坚持需求导向,乡村数智技术的发展应以乡村社会发展需要和农民实际需求为重点,防止数智技术供给的过度行政化以及乡村数智平台的空置。同时,筑牢数智安全底线。有针对性地制定或完善乡村数据安全与共享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及相关责任清单,有效强化数据安全监管,防止隐私数据泄露;对数据全生命周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建立分级分类保护制度,对数据产生、采集、存储等环节的安全漏洞和风险进行提前预警。
摘编自《光明日报》
【关信平:加强和优化社会政策,大力推动民生建设】
南开大学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院院长关信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全面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要做到这一点,要进一步加强和优化社会政策,大力推动民生建设。一是加强社会政策的顶层设计。加强社会政策的制度化构建,包括社会政策的主体、对象、内容、资源、机制等方面的总体制度设计。合理构建并周期性地调整全国统一的基础性民生保障的内容体系及国家标准,进一步扩大和细化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尤其是注重加强对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标准的要求。二是增强社会政策的可操作性,完善投入机制。目前,公共财政在教育、卫生与健康、社会保障与就业、住房保障和防止返贫等领域的预算支出,占GDP的比例接近10%,但是,面对民生短板和日益增长的民生需要,目前的投入水平仍然不足。为此,在接下来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过程中,应该给民生投入留有更大的份额,以便起到既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又有效拉动消费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三是在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过程中注重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向困难群众的倾斜。注重增强城乡之间社会政策的一体化设计,推动城乡之间民生保障制度整合;继续优化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在民生保障领域的事权财权制度安排,进一步加强中央和省级财政在民生保障方面对财政困难地区的转移支付;不断加强不同人群之间民生保障与公共服务的制度整合与调节,包括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加大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投保的补贴;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兜底性民生保障力度,扩大社会救助覆盖范围,优化针对各类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项目,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四是有效执行社会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强和优化民生保障各个领域的管理与服务机制。加强民生领域的社会服务并注重其质量提升,提高民生领域的专业化水平,大力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和其他专业服务体系,弥补在社区服务、养老、助残、育幼等领域专业化水平不够高的短板。加强和整合基层服务体系,在社区/村建立职业化与居民自治相结合的服务与管理体系,以平衡基层治理与服务的规范化与个性化。
摘编自《学习时报》
【刘武根: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以高质量党建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武根表示,我们要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以高质量党建赋能乡村全面振兴,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以高质量党建赋能乡村全面振兴,要顺应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和农民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着力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其一,强化乡镇和村党组织的领导地位。要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不能动摇、战斗堡垒作用不能削弱,推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走深走实,健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其二,加强对农民的服务和组织引领,完善村务监督机制。要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多管齐下,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做好服务和引领工作,切实把农民团结凝聚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周围。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其三,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防范化解农村社会矛盾中的重要作用。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站在防范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线,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要树立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理念,创新乡村治理方式,综合运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等治理手段。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光明网记者 赵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