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富民产业、国际传播体建设、文旅消费发展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李小云、徐秀丽:中国式现代化在实践中实现对西方旧模式的超越】
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讲席教授李小云、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院长徐秀丽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是对西方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超越。中国式现代化承载的是超大规模人口整体迈向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对国家治理提出了极高要求。在此情境下,强大的领导力和高效的统筹力成为驱动发展的关键引擎。中国式现代化是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国家在民生领域持续加大投入,并通过政策引导促进资源向基层和农村地区倾斜,确保全体人民公平享有现代化发展成果,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在顶层设计与执行层面的科学性和优越性。在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上,中国注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打破了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物质与精神发展失衡的局限。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是中国引领现代化的明确主张。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体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担当与全球视野。战略定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稳步推进的坚实保障。中国坚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非公有制经济则充分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
【胡志平: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
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胡志平指出,兴业、强县、富民三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撑,要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县域富民产业是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的坚实基础。县域富民产业地域特色鲜明、比较优势明显,能够整合本地上下游产业链条,打破单一产业孤立发展的瓶颈,形成县域优势产业集群与特色品牌;能够带动农业提质升级,增加农民收入,也能吸纳乡村富余劳动力,使其在家门口就业。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是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的重要支撑。优质、均衡、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仅有助于提高本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激发县域内生发展动力,更能有效吸引并留住人才,提升县域人力资本整体质量;高水平的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还必须牢牢把握因地制宜这一科学方法。我国幅员辽阔,县域间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产业基础具有较大差异,拥有的资源禀赋、面临的问题挑战不尽相同。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必须明确本地优势与短板,找准适合本地发展的路径,制定产业振兴、县域发展、农民增收的一揽子政策,推动资源要素在县域精准对接,实现扬长避短与差异化发展。
摘编自《经济日报》
【张一: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一指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做好国际传播工作,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形成同新时代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营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是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时代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但在国际舆论场一定程度上还面临“有理说不清”“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等问题,迫切需要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以赢得更多的理解和尊重;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新兴媒体凭借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特点迅速崛起,各种声音和观点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复杂多变的舆论格局,文化业态也在不断创新和变革,为此,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动国际传播的数字化、信息化转型,提高我国在国际舆论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显得尤为迫切;是推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的题中应有之义,一个更加包容、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能够跨越语言的壁垒,消融文明的隔阂,推动各国人民增进理解,在形成国际社会广泛共识的基础上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为推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提供有力支撑与坚实保障。
摘编自《光明日报》
【孙若风:促进文旅消费发展应坚持需求导向】
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孙若风认为,近年文旅消费站在时代风口,受到三大利好的作用。一是融合发展拓展了文旅消费空间。二是科技支撑打造了新型文旅消费场景、增强了便利性。三是大众参与壮大了文旅消费主体。促进文旅消费的关键,是发展大众消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需求导向,在一个时期以来出台的文旅产业政策中都被列为首。从一定意义上说,繁荣文旅消费就体现了这种导向,要在消费中更主动地顺应需求、带动需求、创造需求。要坚持一个时期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经验,加强文旅消费的研究,让服务更有针对性、更有效。文旅产业是内容产业,消费对象也是内容,要深入挖掘各地资源的特色,并且在呈现过程中,体现创作生产者的个性。要让特色看得见、说得出、体会得到,避免跟风、同质化。与发挥特色相关联,要加强创意创新,彰显文旅消费的首发优势。文旅产业是创意产业,“首发”是其天然禀赋。此外,要仔细对接消费需求,面对当前文旅消费的分级,有更强的针对性,充分尊重并且服务好各种需求。
摘编自光明网
(光明网记者徐倩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