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80年前,中国人民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一道,取得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告诉我们,只有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才能彻底摆脱战争、实现共同繁荣。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中国共产党指明夺取抗战胜利的路径和方法
进一步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对于新时代树立正确抗战史观、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国防大学原政委,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吴杰明在《学习时报》撰文表示,针对抗日战争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失道寡助我得道多助等矛盾特点,以及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亡国论”和“速胜论”观点,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战略指导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艰辛探索。早在1935年12月,毛泽东就发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初步提出了持久战的思想。1936年12月发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深刻阐述了战略防御、战略退却、战略进攻等重要军事范畴。1938年五六月间,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撰写出长达5万多字的《论持久战》。《论持久战》是我们党持久战战略总方针的理论阐发和集中概括,深刻总结了抗战以来的经验教训,客观分析了中日双方矛盾的基本特点,科学预见了抗日战争的持久性和战争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形式,尖锐批评了“亡国论”和“速胜论”,指明了必须持久抗战才能取得最后胜利的前景,创造性地提出了对日持久作战的思想,以及一整套关于持久战的理论、战略和作战方针,为夺取抗战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南。【详情】
深刻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转折意义
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彻底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李蓉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战争的胜利为二战后的国际体系、国际秩序、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奠定基石,中国展现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成为捍卫和平的坚定力量。一方面,经过14年抗战,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先锋队作用更加突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治统治集团腐朽无能和民族内部软弱涣散。中国共产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历史使命,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形势多么险恶、战争多么残酷,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战争胜利的正确方向,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另一方面,经过14年抗战,中华民族从亡国灭种的深重危机中解脱出来,中华民族空前觉醒和团结,民族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扬眉吐气地站在世界舞台上。东方雄狮被唤醒,全体中华儿女共赴国难,古老的中国浴火重生,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爱国主义成为共识,抗战精神融入血脉,有了这样取之不尽的力量,任何艰难困苦也不可能阻挠我们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必将变成现实。【详情】
中国共产党是铸就伟大抗战精神的主导力量
伟大抗战精神是由包括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培塑形成的。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谭虎娃在《中国社会科学报》撰文表示,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不仅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更是铸就伟大抗战精神的主导力量。其一,“我们的责任”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赋予了时代要求。纵观14年抗日战争的壮阔历程,中国共产党秉承“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勇于担当,主动承担起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更大责任,并始终将此作为制定正确政治路线的出发点。其二,“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给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作了最好诠释。中国共产党“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政治品格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便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之中,在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指引下,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斗争中孕育形成。其三,“抗战到底”给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指明斗争方向。对于“抗战到底”的理解,中国共产党进行了旗帜鲜明、符合历史实际和适合人民诉求的论述。中国共产党人从一开始就认为,抗日战争“直至打到鸭绿江边,才算结束了这个战争”。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抗战到底,既是一种政治要求,也是一种精神信念。其四,“提高民族信心”给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注入动力源泉。在抗日战争中,与国民党缺少民族信心不同,中国共产党坚信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面抗战路线,主张“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详情】
共同铭记历史,携手捍卫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迄今为止给人类社会带来最大损失的残酷战争,足够警醒全人类:只有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才能远离战争、共享安宁。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徐秀军在《光明日报》撰文指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不仅以顽强意志和英勇斗争作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更为中国和世界走和平发展道路开辟了广阔前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就是要以庄重的形式展现中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的坚定决心,展现坚定支持、维护、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注入强大动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不断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让更多国家搭上中国发展快车,共享中国发展红利。作为全球治理变革进程的参与者、推动者、引领者,中国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更加有效解决全球和平与发展问题,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详情】
(光明网记者 赵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