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王翠娟(学习时报评论员)
为党育才,是党校的独特价值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党校(行政学院)工作的重要指示中强调,新征程上,要更好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履职能力培训。这为新时代党校事业发展标定了历史方位、明确了改革重点。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阶段,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肩负的使命任务、党员队伍的实际状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执政骨干队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迫切需要党员干部具备深厚的理论素养、坚强的党性原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领。这就需要办好让党放心、让干部成才、为大局服务的党校教育,紧扣党之所需,围绕“党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党校就培养什么样的干部”的使命要求,在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执政骨干队伍上积极作为。
理论修养是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党员干部的先进性,首先体现为思想理论的先进性。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训,重点抓好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是理论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教学布局上,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强化学员将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的自觉,持续优化课程设置,不断丰富和充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讲授、实践解读与案例教学,引导党员干部静下心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要掌握其核心要义、实践要求,更要把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性教育要引导和推动领导干部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精神境界、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党校要在思想建党方面积极发挥作用,使党性教育更加生动深刻、有血有肉,入脑入心、刻骨铭心。加快构建科学完备的党性教育课程体系,把什么是党性、党性涵盖哪些方面讲清楚、讲透彻,加大党章和党规党纪学习教育力度和警示教育强度,深入剖析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引导学员举一反三、自警自省,真正把党性锻炼熔铸于火热的发展实践之中,把党性修养书写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之中。
能力是干部能干事、干成事的基础。履职能力培训应当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重点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要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加快构建务实管用的履职能力课程体系。培训内容要突出精准化和实战化,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分层级分领域开展现代化产业体系、乡村全面振兴、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应急管理与舆情处置、基层治理现代化等专题培训,有的放矢强化专业训练,弥补干部知识空白、素质短板、能力弱项。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做到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提升履职能力培训的实效性。把理论学习与现场教学、案例解析、经验交流等结合起来,把线上线下、直播录播结合起来,实现教育培训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履职能力培训,真正使学员成为精通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更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新时代赋予新任务,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应自觉肩负起光荣职责,守正创新、积极作为,为培养造就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的执政骨干队伍作出更大贡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续写党校事业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