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中,不断弘扬和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1953年制定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到2025年完成“十四五”规划。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国家发展规划、强化思想基础、保持战略定力、总体国家安全观、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牛先锋:保持战略定力,绘就中国式现代化最美蓝图】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牛先锋指出,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分两步走的总的战略安排,描绘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时代号角。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要把蓝图变为现实,就必须保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也共同享有现代化成果。如果丢掉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中国式现代化就会失去动力和意义。三是坚持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于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四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五是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必须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保障国家长治久安。
摘编自《学习时报》
【李非、黄婧:没有高水平安全,高质量发展便无从谈起】
厦门大学李非、黄婧表示,没有高水平安全,高质量发展便无从谈起。必须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安全能力,以高效能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一是注重全体系构建,持续健全国家安全体系。要强化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完善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和重要专项协调指挥体系;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和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推动国家安全体系各方面建设有机衔接、联动高效。注重全方位统筹,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二是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等。要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严密防范系统性安全风险。三是广泛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注重全领域监管,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四是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不断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加强重点行业安全监管。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确保人民群众安全。同时,要统筹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和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安全等工作,全面提高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
【高福美:进一步推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所长高福美指出,城市中保存至今的历史文化街区,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全国共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43座,划定历史文化街区1300多片,确定历史建筑6.89万处。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一是构建整体保护格局。历史文化街区相对完整地呈现出一个地区的连续历史,具有更加完整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和文化价值。二是强化系统保护思维。做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方案的顶层设计,统筹好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形成完整保护框架。三是推动建立多元主体参与体系,制定专项人才培养计划,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供智力支撑。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保护原则。处理好历史遗产的永续传承和城市更新之间的辩证关系至关重要。近年来,以"微绣花""最大保护最小干预"方式推进的改造利用方案,成为实现遗产保护和老城更新双重目标的杰出范例。未来要继续探索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化方案,将历史遗产保护利用回归人民需要,有效融入日常生活,充分发挥其时代价值。
摘编自《光明日报》
【郭万超:编制和实施国家发展规划是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抓手】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郭万超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这一方式在我国国家建设进程中渐进形成并不断完善,是与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阶段、文化传统等基本国情相适应的重要国家治理方式。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新观点,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了重要原创性贡献。发展规划可以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并通过前瞻性布局、优化制度设计、科学制定政策,发挥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扬优势的作用,有效弥补“市场失灵”。我国制定的五年规划阐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部署,明确了产业结构升级、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任务。这些规划推动跨周期设计和逆周期调节相协同、总量提升和结构优化相促进,持续提升宏观治理效能,并为市场提供清晰预期和信心,使企业能够在相对稳定环境中制定长期发展战略,避免短视行为。
摘编自《北京日报》
(光明网记者罗之颖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