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刘梦甜)近日,以“回顾与展望:深化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为主题的“第六届全国养老金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本届论坛总结“十四五”时期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发展的实践、成效和经验,分析当前和“十五五”时期我国养老保障领域发展状况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重点探讨“十五五”时期进一步深化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以及促进养老保障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和政策措施。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在论坛上致辞。他强调,要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实现养老金制度更加优化更可持续。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强调要加大保障与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同时对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做出了总体部署。在此背景下,养老金制度特别需要在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找准制度优化的关键点,以优化的制度安排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为全体人民提供清晰、稳定的预期。他认为,未来五年,我国养老金制度改革与体系建设大体有三大基本取向:一是以全面优化法定养老金制度安排为目标指向。二是以缩小差距、提升制度公平性回应公众关切。三是以合理建构多层次养老金制度体系满足不同群体需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李伟从国家宏观治理角度,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出“统一、规范、责任”三大核心观点。“统一”即循序渐进消除地方制度政策差异,形成国家统一制度安排;“规范”即在国家统一决策、分级管理框架下,明确地方权限,强化制度运行、基金管理及经办服务监督;“责任”则要求审慎确定养老金待遇水平、厘清缴费与财政补助责任,确保制度长期平衡。此外,他还倡议推动社会保障改革的知识分享与传播。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社保改革的成就和经验兼具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值得与世界分享。
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以街谈巷议的养老金热门话题为切入口,深入剖析了当前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逻辑与理念困境,探讨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他指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施十多年来,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已多次上调,与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倍差逐步减小。他建议政策激励要适度,政策制定者需秉持“包容差异、统合处置、积极引导”的原则,深植互助共济理念,推动制度持续完善,促进社会团结与长期稳定。
人社部相关司局负责人介绍了“十四五”期间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取得的主要成就和经验。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山东、广东等省市人社部门负责人交流各地区推进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和经验。多位高校专家学者对有关养老保险改革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学术探讨。
本届论坛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兼养老金分会会长金维刚等主持,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何文炯作会议总结。来自国家和地方人社部门、金融机构、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新闻媒体的150多位代表出席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