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数字经济、养老服务、短视频版权、中非安全合作、积极心理品质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张世君: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建立信用监管机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张世君指出,近年来,世界主要数字经济大国都开始加强数字经济治理,在这一背景下,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将有力促进我国数字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离不开信用监管机制建设。在平台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监管者、平台企业、供需双方等共同参与,涵盖诸如身份认证、数据加密、信用评价、失信惩戒、争议解决等各个方面,维护数字经济参与各方的合法权益。此外,建立完善信用监管机制,需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其中,法律制度对于信用监管机制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必要通过信用教育,大力宣传数字经济时代信用的意义、价值、功能。另外,完善数字经济的信用监管,行业自律机制同样值得重视。特别需要大力推动、组织不同行业制定平台企业的自律准则,鼓励第三方机构对企业进行评价评级。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杨舸:应对代际居住模式变迁,健全社会化的养老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杨舸认为,在中国的传统社会,大家庭和以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联合是典型的家庭结构特征。伴随着人口结构转变和社会转型,中国家庭出现了家庭规模缩小,家庭结构趋向单一化,家庭成员角色扮演趋向专一化等变化趋势。值得注意的是,老人生活在单人户或“空巢家庭”的比例显著提高,将对我国以居家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产生深刻影响。为应对代际居住模式变迁对居家养老的影响,我国一方面鼓励和促进多代同居模式的回归,另一方面推进家庭养老责任的“社会化”。健全社会化的养老服务,创新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相结合的模式,是适应我国国情的应对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重要手段。其中,社区养老服务和居家养老服务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有效补充,可以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急救、文化娱乐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此外,各级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社区养老基础设施;探索并推动建立专业机构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的模式;以需求为导向,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合理配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
摘编自《光明日报》
【丛立先:履行视频版权保护义务,健全短视频平台版权治理】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丛立先指出,近年来,短视频以其方便快捷、喜闻乐见等特点迅速催生并占据了市场,与之相伴,有关知识产权特别是版权等方面的问题不时发生。短视频作品的产生,大致分为原创的短视频,演绎已有作品形成的短视频,切条、搬运、剪辑已有影视剧或网游作品等长视频作品形成的短视频几类。在当前长短视频版权合作机制仍不完善的情况下,短视频平台应从版权法的既定规则出发,履行视频版权保护义务。需明确,在短视频平台以自己的名义提供他人视频作品的情况下,如果构成未经权利人许可的非法传播,平台要承担直接侵权的不利后果。此外,在短视频平台为用户上传并传播他人视频作品提供便利或辅助的情况下,平台也可能承担间接侵权的责任。从短视频平台版权治理的角度看,应进一步明晰已有版权规则的法律适用,要注意司法裁判的准确性和统一性,对某些短视频平台连续、长期侵犯版权的行为,应给予版权行政处罚的责任追究,并且要建立行业自律机制。
摘编自《经济日报》
【王洪一:中非安全合作的成就与前景】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王洪一指出,近年来,中非经过共同努力在安全合作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进一步加深中非安全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中国在安理会层面推动联合国关注非洲议题,并坚持“非洲提出、非洲同意、非洲主导”的安全合作原则;中国紧抓非洲安全问题的根源;中国帮助非洲提升自身安全能力建设。中国在非洲安全合作上的公正立场和建设性态度,与一些西方国家的所作所为形成鲜明对比。例如:一些西方国家在非洲安全事务上频繁采取抛开联合国的单边行动,有的西方国家采取饱和式、扩大化反恐方式,挫伤了非洲国家分化瓦解恐怖势力的努力,一些西方国家在“发展项目促进和平建设”倡议中采取消极态度。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与非洲在安全领域合作面临重要机遇,主要体现为非洲国家的安全战略与中国的安全观高度契合。第一,区别对待反政府和恐怖主义武装,甄别军事打击的先后次序。例如,在非核心战斗地区,政府军将更多精力用于拉拢地方宗族和宗教势力,对恐怖分子实施去极端化措施。第二,以经济发展作为消除反政府武装和恐怖主义的驱动力。各国制定动荡地区恢复社会秩序和组织经济生产的计划,乍得还实行网格化管理。第三,坚持维护非洲方案,减少国际社会对地区安全事务的误导。对比西方武力介入非洲各地区的安全事务,牵制了非洲方案的实施,占用了非洲国家的有限物资,不利于非洲方案的实施。第四,加强非洲集体安全力量。非洲各国的反恐战略对外部军事力量直接作战持谨慎态度,但对国际社会提供的军事训练持欢迎态度。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张玲玲:系统规划,全方位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中国儿童中心学前教育部副部长、助理研究员张玲玲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化的系统工程,学校应积极系统规划,坚持源头治理,全方位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全方位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之中。学校应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育人价值,主动与辖区内教科研机构及周边学校加强联系,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顶层设计、过程实施与工作评价。此外,全方位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坚持课堂主渠道。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上,应遵循个体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基本规律;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上,注重在活动体验中引发学生的自我对话、同伴间对话、师生间对话;在课程设计上,活动体验要具有一定深度、讨论问题要具有一定难度,保证课程既有趣又有效。另外,全方位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应充分发挥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体育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可以帮助学生享受乐趣、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美育在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同时,还有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重要价值;劳动教育的社会性及实践性,培养学生建立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全方位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还应发挥学校专业优势,与家庭携手为学生打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专题培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引导家长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主体责任。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光明网记者 赵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