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数据要素与数字经济,文旅融合发展,文艺创作的人民性,乡村生态振兴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元利兴:扩大数据要素市场规模,发挥数字经济赋能作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元利兴认为,数据资源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能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为我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赢得主动权。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全球数字经济竞争加剧。进一步扩大数据要素市场规模,最大限度激活数据要素资源潜能,需要采取一系列举措,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对各类产业的赋能作用,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强劲动力。一是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要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基础性制度体系,健全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二是促进全链条全要素融合发展。一方面,可通过“数据+”组合模式推动数据要素赋能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增强协同效应;另一方面,要利用数据资源和数字技术促进研发、生产、流通、服务、消费各环节高效贯通,实现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之间的深度融合。三是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一方面,要以数据要素推动数字产业创新发展,增强关键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推动产业数字化,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方向。
摘编自《经济日报》
【罗俊杰: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提升我国文化国际影响力】
浙江万里学院罗俊杰指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二者有着天然联系。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首先,促进文化和旅游优势互补。加强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推动旅游演艺、文化遗产旅游、文化主题酒店、特色节庆展会等提质升级,支持建设集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于一体的文化和旅游综合体,促进文化和旅游优势互补,形成发展合力。其次,提升科技支撑水平。增强装备技术供给能力,强化新技术、新材料在文化和旅游装备制造中的应用,大力发展演艺、公共文化、游乐游艺、旅游新业态等领域相关装备制造业,推进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最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并向国际社会积极推介我国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形成的产品和服务,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同时,办好中国文化年(节)、旅游年(节),持续提升“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等文化活动的国际影响力。推动各地发挥地缘、人缘优势,依托友好城市等平台,加强城市间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推出一批历史古迹保护修复、联合考古、展览合作示范项目,打造文物外展精品。
摘编自《人民日报》
【黄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文艺创作】
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东南大学基地黄睿指出,新征程上,文艺创作必须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观照人民生活、反映人民心声,才能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对于文艺创作工作者来说,人民首先是文艺创作的源泉,人民群众拥有无限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文艺创作活动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品素材,只有将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关心了解人民的疾苦冷暖、感知反映人民的喜怒哀乐,才能使文艺创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无论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还是乔叶的《宝水》,正因为他们反映了不同时代背景下农村基层人民的心声,才沉淀为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学作品。与此同时,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文艺只有把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作为自身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观照人民的现实精神文化需要,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才能产生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也才能证明自身存在的社会价值。为此,一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二要继续坚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创作方法;三要不断提高用文艺歌颂人民的能力。
摘编自《新华日报》
【王波:多举措赋能乡村生态振兴,推动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农村环境保护中心王波指出,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工程、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是满足亿万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内在要求。因此,锚定2035年美丽乡村基本建成的战略目标,因地制宜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统筹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近年来,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其中,美丽乡村建设国家部署得到加强,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相关文件,明确美丽乡村建设有关战略要求和主攻方向。美丽乡村建设地方实践取得积极进展,其中,中部安徽省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面向新征程,各地应从实际和农民需求出发,以补齐乡村生态治理短板为重点,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导向,以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为抓手,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农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健全乡村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一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中长期战略研究。二要有力有效解决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三要加快乡村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四要尽快启动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工作。五要健全乡村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摘编自《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