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市场改革、产业链供应链、教育事业、新质生产力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刘江宁:深化要素市场改革,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刘江宁表示,只有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才能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更好利用全球先进资源要素,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深化要素市场改革,要努力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深度结合,进一步优化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要加快土地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释放当前国民经济增长潜力;要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要有序推进建设完善的投融资体系。以资本市场化配置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要进一步完善技术要素市场制度体系,为技术市场化配置提供更加明确和稳定的交易环境;要充分尊重数据流动市场规律和制度需求,创新数据交易制度,建设数据要素市场的流通制度,强化数据要素市场风险监管;要积极协调各要素市场之间的交融互动,处理好要素资源市场与商品服务市场的关系,注意综合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协调推进统一大市场规则建设。
摘编自《光明日报》
【巫强、胡蕾:以实体经济为基础,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实现融合发展】
南京大学江苏数字经济研究院、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巫强,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胡蕾认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我们要以实体经济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协同创新为依托,以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为目标,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精准对接,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首先,要加强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筑牢科技创新强国的人才基础。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筑牢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推进有组织科研,充分发挥国家级科研机构在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产出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其次,要推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推行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双链长”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创办科技型企业,选取核心技术研发进程中的关键时间节点,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来构建产业链。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的全新平台模式。再次,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中小企业走好“专精特新”和“颠覆式创新”之路。最后,要发挥数字技术的黏合剂功能,提高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整体效能。让数据要素充分赋能其他生产要素,孕育出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直接提升创新链的整体效率,促进产业链的发展。鼓励互联网平台积极采用新型数字技术实现转型发展,加快应用数字技术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
摘编自《经济参考报》
【秦龙、李维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
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秦龙,天津师范大学李维光表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全方位、系统化、持续性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成为教育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明确教育强国建设前进方向。只有锲而不舍地加强教育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才能始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筑牢教育强国建设思想阵地。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必须以正确思想为指导,加强科学理论武装;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造就教育强国建设过硬队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着力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充分发挥教师“第一资源”作用,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弘扬教育家精神;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涵养教育强国建设清正风尚。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作风,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提升教育强国建设治理效能。必须坚持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相统一,推动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持立纪与执纪相统一、关键少数与绝大多数相统一、常态化管控与专项整治相统一、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统一;要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保障教育强国建设良好生态。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于丽:不断探索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
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于丽认为,要不断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理论意蕴的认识和理解,探索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在新征程上赋能高质量发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一是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结合地域发展特色和发展优势,充分尊重生产力发展规律,走出适合本地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提升地方经济竞争力。二是要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开辟新赛道培育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强化科技赋能,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三是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条件。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通过推进科技体制、要素市场化配置等领域深层次改革,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经济循环各环节存在的堵点和梗阻,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完善适应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长效体制机制,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和韧性较强的经济循环体系,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四是要壮大高素质人才队伍,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沃土。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和质量。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
摘编自《经济日报》
(光明网记者 王晓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