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刘耀彬(江西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这一重要论断为中国生态经济学创新发展指明了根本方向。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不仅重塑了经济社会发展范式,更催生了理论创新的迫切需求。构建中国生态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既是回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理论自觉,又是传播中国声音、中国话语、中国理论、中国思想的行动自觉,也是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的责任担当。
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时代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构建中国生态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时代使命。
中国生态经济学作为生态文明发展规律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系统总结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实践,凝练本土经验,界定标识性概念,提炼原创性理论,构建自主知识体系。面对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格局重构和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窗口期,中国急需在生态产品价值认知、绿色发展路径、治理制度体系等方面形成具有自主性、系统性和引领性的知识框架,提升中国在国际生态环境治理话语体系中的理论表达力与制度塑造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生态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既是总结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实践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时代使命。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实践夯实中国生态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根”
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验证了中国生态经济价值理论的现实根基。在环境质量治理领域,全国重点城市PM2.5浓度下降57%、森林面积和蓄积连续30余年“双增长”等成就,印证了中国生态经济学关于“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核心理念。这一实践突破西方环境经济学将生态保护视为经济增长附属的思维定式,通过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彰显了生态优先、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实践所蕴含的中国智慧。
绿色转型的全面推进,检验了中国生态经济绿色发展理论的实践逻辑。2013年至2024年,中国以年均3.34%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11%的经济增长,打破了高能耗推动高增长的传统发展路径,充分印证了中国生态经济学主张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的理论主张。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绿色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进一步验证了技术进步驱动经济绿色转型的现实可行性。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良性互动机制的推动下,中国不仅实现了绿色发展路径的重大突破,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出资源约束与经济增长矛盾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中国范式。
生态制度体系的系统创新,完善了中国生态经济治理理论的结构体系。从生态文明被写入宪法到“1+N+4”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善,标志着生态经济学从理论思辨向制度设计的跨越。中央环保督察、河湖长制等制度创新,将生态经济学“外部性内部化”原理转化为中国特色的治理实践,形成党政同责、多元共治的制度优势。这种制度创新既继承了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中的“天人合一”治理哲学,又创造性转化了现代产权经济学理论,构建起生态治理的中国方案。
“两山”理念的践行铸就了中国生态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中国化创新,强调将良好生态环境蕴含的价值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是中国生态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核心命题之一。
践行“两山”理念夯实了中国生态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学理支撑。“两山”理念将“绿水青山”“冰天雪地”界定为“自然资本”,实现了从“自然作为劳动对象”到“自然作为价值源泉”的认知跃升,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基础,并以余村等典型案例生动展现了生态保护即是发展生产力的实践逻辑。“两山”理念为构建中国生态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注入了灵魂,实现了从西方环境经济学“外部性”理论到中国特色“生态内生化”理论的范式革命。
践行“两山”理念拓展了中国生态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理论内涵。在“两山”理念指引下,中国通过构建GEP核算、生态补偿、碳交易等机制,打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系统性转化。这一过程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内涵,更实现了从经验总结到理论升华,推动构建立足中国国情、兼具实践支撑与理论原创性的生态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
践行“两山”理念构建了中国生态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话语框架。“两山”理念不仅破解了“增长—环境”悖论,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更以“自然资本”理念和生态制度设计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规则,为人类文明进步与可持续发展作出中国贡献。
构建中国生态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需要,也是推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路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中国生态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坚实支撑,“两山”理念则为其注入了理论灵魂。面向未来,应持续深化本土经验总结、标识性概念界定、原创理论提炼和中国话语表达,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提升中国生态经济学的原创力、解释力和传播力,加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未来发展的中国生态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中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