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王晓莉
30年前,这里擘画了全国妇女事业跨世纪蓝图;30年后,世界再次把目光投向东方。10月13日上午,全球妇女峰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妇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创造者、推动者、传承者,推进妇女事业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习近平主席的主旨讲话,以胸怀天下的历史担当提出中国方案、宣布中国行动,为动荡变革中的国际妇女运动指明前进方向、注入强大信心。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1995年,中国承办了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成为全球性别平等事业的里程碑。正是在5年前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倡议在2025年再次召开全球妇女峰会。彼时世界各国正被新冠疫情的阴霾所笼罩,过去几十年性别平等领域取得的成果正面临退步风险。在此紧要时刻,他提出世界的发展需要进入更加平等、包容、可持续的轨道,妇女事业是衡量的重要标尺,保障妇女权益必须上升为国家意志。这重新唤起了各国坚守北京世妇会精神的初心,更加坚定了各国携手推进性别平等的决心。
中国践行北京世妇会精神,落实“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的庄严承诺,推动中国妇女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全方位跃升。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把国家发展进步历程同促进男女平等发展的历程紧密融合在一起,推动妇女事业和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妇女事业正处在发展环境更优、干事舞台更广、权益更有保障的最好时期。4416万农村妇女摆脱绝对贫困,6.9亿中国妇女同步迈入全面小康,2024年高校在校生女性占比超过一半,全社会就业人员女性占比超过四成,女性平均预期寿命突破80岁,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妇幼健康高绩效的10个国家之一,航天员、歼击机飞行员、顶尖科学家等职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女性身影,中国妇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真正发挥着“半边天”作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在照亮亿万女性梦想的同时,继续传承和弘扬北京世妇会精神,积极推动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习近平主席宣布了务实的行动方案:共同营造有利于妇女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共同培育推动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共同构建保障妇女权益的治理格局,共同书写促进全球妇女合作的崭新篇章。这四点建议,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既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深度对接,又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同频共振,为国际妇女运动提供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系统方案,赢得与会各方广泛赞誉。
当今世界妇女发展和男女平等方面的挑战仍然严峻。全球尚有超过6亿妇女和女童深陷冲突战乱,20亿妇女和女童缺乏社会保障,近10%的妇女和女童生活在极端贫困中,暴力和歧视痼疾难消,性别数字鸿沟加大,实现男女平等任重道远。未来5年,中方将再向联合国妇女署捐款1000万美元;提供1亿美元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额度,同国际组织合作实施促进妇女和女童发展合作项目;以妇女和女童为优先受益对象,在民生发展领域援助1000个“小而美”项目;邀请5万名妇女来华交流研修;设立“全球妇女能力建设中心”,同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妇女领域能力建设等发展合作,培养更多女性杰出人才……这些项目覆盖融资、教育、健康、治理等关键领域,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助力广大发展中国家妇女解燃眉之急、强内生之力。事实再次证明,中国不仅是妇女事业的积极倡导者,更是脚踏实地的行动派。
唯有同舟共济,方能乘风破浪。妇女命运与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妇女解放与社会进步息息相关。让我们以全球妇女峰会为新起点,携手并肩、勇毅前行,共建共享一个对所有妇女、对所有人更加美好的世界,支持和帮助更多女性人生出彩、梦想成真,共同谱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篇章。(王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