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开年以来,经济工作的九项重点任务深入推进、取得实效。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光明网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推出“理响中国·铿锵有理|经济向好有底气”系列视频,聚焦九项重点任务取得的成绩与发展新机遇,解读经济发展稳中求进、向新向好的动力来源,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本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范云朋解读“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文字实录】
大家好,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的范云朋。前几天,我去看望老同学,正赶上他们小区改造完工。老同学兴冲冲地带我参观了一圈,楼道焕然一新,院子宽敞整洁,老人们坐在长椅上聊天,小孩儿在活动场玩耍。同学感慨:“住了这么久的老小区,改造后像换了个新家。”
对咱们来说,房子和小区,既是生活空间,也是守护安全、承载记忆的幸福家园。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清理头顶杂乱的电线网,拓宽脚下的人行道,改建地下管网,清除楼道里的堆积物,加装电梯、停车场……不仅把小区内的安全隐患逐一排查消灭,进一步增强了老旧小区抵御风险和防范灾害的能力,还让这些小区的面貌一新,设施条件和服务功能更完善,实实在在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数据显示,今年前七个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就有1.98万个,部分省市开工率超过90%。
老房子焕发新活力,托起居民“稳稳的幸福”。有了这样的保障,我们就有信心去追求更好的日子。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不只是生活环境的改善,更是生活品质的提升,同时提升了城市整体功能和形象,为城市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探索了新的实践场景。这样的城市更新行动蕴含着极大的发展机遇,既能够有效拉动投资和消费增长,又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由此可见,社区的细微改善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彼此呼应,既托住了百姓“稳日子”的底气,也拓展了追求“好日子”的新空间。
从“稳日子”扎实起步,稳步迈向“好日子”,实现这一跨越,重要保障在于持续有效地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稳是前提、是基础。稳的政策预期和市场环境能够降低不确定性,增强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的信心,促进资源高效配置,从而积蓄持续增长动能。因此,防范化解风险,不仅是解决存量矛盾,更是培育发展韧性、夯实长远根基的战略举措。住房和社区的稳健,事关千家万户切身利益,也牵动金融稳定与社会预期。居有所安,才能稳定资产、提振信心,为经济增长奠定坚实基础,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而高质量发展所带来的治理效能提升,又反过来为防风险、促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支撑,推动稳定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今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就再次强调,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这既是“稳日子”的根本保障,也是“好日子”的必由之路。
持续防范化解风险是一场持久战,总结起来有四方面的重点工作。
基础要稳——紧盯重点领域风险,把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地方财政安全、中小银行稳健运行等事抓牢抓实,补好短板,守住底线。
协同要强——让住房改善、财政稳健、金融安全形成合力,就像齿轮一样互相咬合、共同发力,把稳的力量传递到每一个角落。
品质要提——在安全的前提下,推动住房从“能住”到“住得好”,让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一步步落到实处,由点到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未来要防——既要化解存量风险,也要盯紧新苗头,建立长效机制,把风险挡在萌芽阶段,确保“稳日子”有保障、“好日子”可持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前景光明,越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全面认识和有力应对一些重大风险挑战。在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既要坚定信心、不畏困难,又要稳扎稳打、稳中求进,逐一化解发展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走出一条安全与发展相辅相成、稳日子与好日子相互成就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关阅读: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经济向好有底气】新农人“种”出乡村振兴新“丰”景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经济向好有底气】开大门走大路,发展自己惠及他人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经济向好有底气】破题!平台经济走出“成长烦恼”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经济向好有底气】中国消费赶“潮”迎“新”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经济向好有底气】民生向暖,底色更亮底气更足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经济向好有底气】从一部手机看“世界工厂”创新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