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一带一路”倡议何以能取得巨大成就
首页> 理论频道 > 正文

“一带一路”倡议何以能取得巨大成就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18-08-21 09:1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现在,我国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五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各方面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促进了我国及沿线各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为全球化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增强了我国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

  “一带一路”倡议成绩斐然

  国际通道加快建设,设施联通不断加强。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已突破9000列,到达欧洲14个国家、42个城市。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建设稳步推进,泛亚铁路网渐渐成型,匈塞铁路、雅万高铁等国际铁路项目也稳步开展。中缅原油管道、中俄原油管道复线均正式投入使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建设按计划推进。汉班托塔港二期工程竣工,科伦坡港口城项目施工进度过半,比雷埃夫斯港建成重要中转枢纽。目前,以中巴、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等经济走廊作为引领,以铁路、公路、管道、港口等重大工程为支撑的复合型基础设施网络已逐步形成。

  在经贸投资合作方面,贸易投资便利化进一步加强,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合作均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形成了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今年上半年,我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额达6050.2亿美元,增长18.8%;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74亿美元,增长12%。目前,我国与沿线国家已建设8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为当地创造了24.4万个就业岗位。

  此外,中国同沿线各国在教育、文化、卫生、科学、民间交往等各领域广泛开展合作,夯实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民意基础。中国政府向相关国家提供政府奖学金名额,地方政府设立了丝绸之路专项奖学金,鼓励国际文教交流。各类丝绸之路文化年、艺术节、影视桥、智库对话等人文交流项目为民众友好交往和进一步的文明交流互鉴融合带来了便利和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取得丰硕成就的原因所在

  “一带一路”倡议是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在对世界形势准确把握的前提下作出的大胆且审慎的决策。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之中,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各国利益息息相关,同时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潮流涌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各国的共同利益诉求。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的今天,各国只有增强信任、加强合作才能解决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正如习近平主席提出:“只有对接各国彼此政策,在全球更大范围内整合经济要素和发展资源,才能形成合力,促进世界和平安宁和共同发展。”“一带一路”的目标就是实现互利共赢的包容性增长,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大势;就是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推动沿线各国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济政策互相协调、发展战略相互对接,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从提出到实践始终不忘初心。早在两千多年前,先辈们本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通过古丝绸之路促进了亚欧大陆各国互联互通,推动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各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是对外开放交流、各国协同发展的杰出示范。“一带一路”倡议从古丝绸之路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深度挖掘丝路精神的内核,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热情欢迎各国参与到“一带一路”倡议中来,充分考虑和尊重各国的发展现实,切实以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为目标,使得丝路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一带一路”倡议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抓手,开展务实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推动重点区域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进而再寻求其他领域的贸易和投资合作,是切合各国实际利益需求的普惠性的发展方式。其本质是以“道路通,百业兴”等中国成功发展经验为基础,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分享中国中高速发展成果,进而推动各国贸易投资领域的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动与各国进行发展战略对接,创新高效合作新模式。“一带一路”倡议从提出至现在,始终积极同亚太经合组织、东盟、非盟、欧亚经济联盟、欧盟、拉共体区域等的发展规划对接起来,致力于同各个国家提出的发展规划协调起来,产生“1+1>2”的效果。

  完善的融资结构为“一带一路”倡议保驾护航。层次清晰的融资结构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为代表的政策性银行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最为有力的资金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在“一带一路”项目上的总投资已经达到1万亿美元。新兴多边金融机构,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大力的支持。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有望拿出其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中的很大一部分来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此外,传统多边金融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也有望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 责编:郑芳芳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把文艺创造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 提升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质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