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
【本课主题】
马克思的资本观
【主讲嘉宾】
龚玉敏,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精彩论述】
对谈师生:龚玉敏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 钰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2017级本科生
教师:观众朋友你好!欢迎收看光明慕课!
今天我们谈谈马克思的资本观。
王钰,提起资本,你能想到的是什么?
学生:直觉上,我觉得资本是一个人可以去做某件事情的能力,或者说所拥有的东西,我们经常说“你有什么资本做这件事”。
口语中,它意味着某种素质、能力或机会。
但是,从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角度,字面上看,资本是资产和经营的本钱,对吗?
教师:的确。在现象上,资本最初都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就是你说的本钱。
任何一个资本家,不管他在哪一行,首先必须筹集和掌握一定数量的货币,去购买各种生产要素,然后才开始生产经营活动。
因此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但是,货币不等于资本。
学生:哦?货币不等于资本?
教师: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物,它的出现,避免了人们在交易的时候对双重偶然性的要求。
在物物交换的年代,人们要达成交易,得有条件。
譬如:一个牧民有羊要出售,而他需要铲子,
你想一想,他遇到怎么样的人才能达成交易呢?
学生:必须遇到一个刚好手上既有铲子要出售,而且同时又需要羊的人,只有刚好遇到这样的人,才能够达成交易。
教师:对,这就是所谓的双重偶然性。
牧民遇到了一个卖铲子的人,这是一个偶然性;
而同时这个人也需要他的羊,这是第二重偶然性。
两重偶然性加在一起缺一不可,他们才能达到交易,这不容易。
而有了货币以后,交易就不需要满足双重偶然性了,只要满足一重偶然性就可以达成。
在货币的帮助下,牧民只要遇到那些想买羊的人,就可以完成交易,他把羊卖掉,把赚到的钱存起来;
同时,只要见到那些卖铲子的人,也可以达成交易,用存起来的钱买铲子就是了。
学生:物物交易的情形下,买卖行为是合二为一的;
货币的出现则使买与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离,
货币带给所有参与交易的人极大的便利,也增加了市场交易量。
教师:是的。但是无论握有多少货币,若是把它锁进箱子或是装进陶罐埋在地下,货币不可能增殖,不会带来更多的货币,它仅仅是商品流通的媒介而不是资本,资本的功能在于增殖。
学生:也就是说钱握在手里叫钱,投出去再生钱的叫资本。
教师:有点接近正解了。
学生:货币不是资本,那 用货币购买的生产资料呢,它们是资本吗?
师:不完全是,要看条件。
资本通常表现为一定的物品,如厂房、机器、原材料、制成品等。因此人们在观念上很容易形成错觉,仿佛厂房、机器这些生产资料天然就是资本,天然就具有增殖价值的魔力。
不只是普通人有这种错觉,经济学家们也不例外。大卫·李嘉图在野蛮人用来投掷野兽的第一块石头上,发现了资本的起源。在马克思之前,西方学者大多数都承袭这种观点,把资本归结为社会生产过程中能够长期存在并发挥作用的种种生产物资。
但是,无论以什么形态存在,物本身并非在任何条件下都是资本。
马克思说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作为直接生产者的财产,不是资本。它们只有在同时还充当剥削和统治工人的手段的条件下,才成为资本。”
他还说过:“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
学生: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是价值,资本不是一种物,我们谈的资本其实更应该是一种社会关系。
教师:对。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转引过一个案例:
一位皮尔先生把价值5万英镑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从英国带到新今天澳大利亚的斯旺河去, 还带去了300名工人阶级成员——有男人、有妇女和儿童。
可是一到达目的地,皮尔先生竟然找不到一个仆人替他铺床或到河边打水。
原来,当时澳洲有许多无主的土地可以自由耕种,那些曾经的仆人很快变成了独立的劳动者,不再依附于皮尔先生生活。
皮尔的窘境在于:“在殖民地,拥有货币、生活资料、机器以及其他生产资料,而没有雇佣工人这个补充物,没有被迫自愿出卖自己的人,还不能使一个人成为资本家。他发现,资本不是物,而是一种以物为中介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感慨道:不幸的皮尔先生,他什么都遇见到了,就是忘了把英国的生产关系输出到斯旺河去!
学生:我明白了。所以,马克思说“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
教师:是的。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是特定的生产关系。
不仅如此,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
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看,资本不断地从流通领域进入到生产领域,再由生产领域进入到流通领域;
从行业来看,哪里利润高,资本就向哪里流动。
一旦停止运动,价值增殖就会消失,资本的生命就会停止。
因此,资本的运动是没有限度、没有止境的。
学生:老师,资本是资本主义的专属吗?
教师:问得好。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是特殊性与普遍性、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资本也不例外。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是把资本作为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范畴来研究的,
但他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同时,也考察了“生产一般”和“资本一般”的问题,
揭示了资本循环周转规律、社会再生产规律、积累规律等等,
这些都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属。
学生:我还有一个问题,是关于资本的作用。
有一段话是这样的:“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难道说资本的作用都是负面的?
教师:不是。我们学习原典要注意语境。你引用的这段话是马克思针对资本原始积累而言的,不可泛化。事实上,除了批判,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也对资本点过赞,认为在资本逐利的过程中,客观上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第一,创新经济制度。资产阶级无情地斩断把人们束缚于天然首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代之以自由竞争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
第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第三,变革观念。资产阶级使社会生产方式不断地革命化,一切固定的、古老的关系和观念都被消除了,一切新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
第四,开拓了世界市场。资产阶级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美价廉是它摧毁一切万里长城的重炮
第五,资产阶级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乡村生活的愚昧状态,并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
第六,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的分散状态,使人口密集起来,使财产日益集中。
总之,“资本一出现,就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
学生:这么说来,资本和资产阶级的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曾在人类历史上起到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教师:是的。马克思的资本观内涵极其丰富,解读也是多维的。
今天我们大致谈到了资本的含义、资本的本质、资本的功能和作用等方面,
实际上还有更多内容值得研习。
今天就到这儿。
学生:好。
教师:感谢你的点击和观看。
师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