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
【本课主题】
马克思主义:一把探索世界的金钥匙
【主讲嘉宾】
孙来斌教授
【精彩论述】
学生: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吴汉勋
吴汉勋:老师好,大家好。
老师:大家好,汉勋同学好。汉勋同学,你是否听说过千禧年发生的千年级的“现象”?
吴汉勋:老师,我知道您想说啥,是不是千年伟人马克思?
老师:你猜对了。
公元1999年岁末,在人类处于世纪之交、千年更迭之时,西方媒体纷纷推出千年风云人物评选,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卡尔•马克思在多家评选活动中名列第一或第二。在英国广播公司进行的一次网上民意测验中,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思想家,高居榜首,得票率高于爱因斯坦、牛顿和达尔文。马克思何以当选千年伟人?路透社在报道评选结果时说,“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对过去一个多世纪全球的政治和经济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个以批判资本主义著名的思想家,被当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主流媒体评为千年伟人,确实是一种引人关注、令人玩味的千年级的“现象”。
时间一晃过去了9年,又出现了一种值得关注的国际现象。2008年,人类正面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被金融危机搞得焦头烂额的时任德国财长布吕克自称成了马克思的“粉丝”,时任法国总统萨科齐被人发现“偷偷翻阅《资本论》”,就连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斯也发表评价说:“长久以前,马克思就窥探到了资本主义的运转之道”。有媒体报道,《资本论》在欧洲骤然热销成为畅销书,“马克思的回归”成为一种国际现象。
马克思是何许人也?以他名字命名的学说,到底是怎样一种学说?人们为什么要不断地向这位故去已久的思想家请教?听了我刚才的介绍,你的脑海里可能会浮出这一连串的问题。对于这样一些问题,你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中将会得到答案。这门课程属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基础课。
吴汉勋:老师,我正要问您呢。我们从中学开始就学习马克思主义。到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我们上大学了还要继续学习它?
老师: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我们可以从理论主体、阶级属性、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等角度作了多方面的分析。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这门科学思想内容极其丰富,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有机统一的组成部分。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对于你刚才提出的问题——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可以说,这门课程开设目的主要是为了帮助你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确认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掌握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看家本领。具体说来,原因主要有两点。
首先,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目标,为我们提供了人生的有益启迪。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世界和社会的学说,也是关于人和人生的学说。它一反西方思想史上孤立地看待个人的思想逻辑,把个人放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来看待,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把握人的本质,从而为人的自我认识找到了正确道路。它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和幸福不在社会之外,而应在社会生活中去寻求。社会生活纷繁复杂,当然不可能完美,其中甚至存在着许多阴暗面,但我们不能因此逃避社会,而应该行动起来改造社会,使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例如,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有一段经典的论述,他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般说来,这段话至少包含三层意思:其一,它强调了人的本质不在于自然性,而在于社会性;其二,它强调了人的本质不是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而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三,它强调了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凝固不变的。老师这样讲了,有的同学不爱听,或者听了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道理与我们没有啥关系。这实在是糊涂认识哦!
吴汉勋:老师,那你能举一些具体的例子么?马克思主义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哪些关系呢?
老师:你或许听说过,在大学校园中,一些同学往往因为情感问题闹得要死要活,个别人甚至走极端。我以为,这样的同学没有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上出现了“三个狭隘”:首先,他将丰富的、多层次的人的价值和本质,狭隘地归结为感情生活,一旦感情受挫,就感到天都黑了,看不到继续生活下去的希望。其次,他将本来可以从亲情、友情、爱情等方面作丰富、多维理解的感情生活,又狭隘地归结为爱情生活,一旦爱情受挫,就感到天都快要塌了,失去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如果思想狭隘仅此而已,他可能会很消沉,但还不会走极端。接着,最后,他将本来应该可以用发展的眼光、开阔的视野去看待的爱情生活,狭隘地归结为他和某个人的单值情感对应关系,一旦某个人离他而去,他就感到天已经完全塌了,完全没有继续生活下去的意义。于是乎,思维短路,行为极端,悲剧发生。人都有思维短路的可能,我们遇到这样的事情,如何实现自我救赎或者帮助他人?恢复正常思维的秘诀就在于中断“三个狭隘”的思维链条,实现逆向的“三个还原”,对人的价值和本质做出丰富的、多维的理解,并以此引导行为。如果关键时刻能够想得开,此人不行,换他人,天涯何处无芳草!爱情不行,还有亲情、有友情,可以找朋友倾诉,向父母撒娇!感情失败,还有生活、有事业,可以逛街败家泄愤,也可以拼命工作移情!从理论上讲,关键时刻要记得马克思的话: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谁还会说学马克思主义没用?
吴汉勋:老师,听您这么一说,马克思主义还真与我们有关系。它能指引人生,在关键时刻,它甚至能救人性命!
其次,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我们提供了探索世界的金钥匙。人生活在世界中,要对广大的、复杂的、变动不居的世界有所认识,不仅需要有一定的观察工具,例如望远镜、显微镜等仪器,同时,更需要有正确的立场、科学的思维方法。而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能提供的东西。客观的立场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的前提。全面的视野、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维,是我们把握复杂多样、变幻莫测世界的可靠保证。而矛盾分析、利益分析、历史分析等方法,则是我们透过现象抓本质的锐利武器。正因如此,列宁曾说,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伟大的认识工具”,毛泽东也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望远镜和显微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
吴汉勋:老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之作是啥?您要求我们要多读原著。那作为我们的入门必读之书是啥?
老师:这个问题问得好。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实现了人类思想上的伟大变革。这种伟大变革,是与一本光辉的著作紧紧相连的,这本著作的名字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于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2018年恰好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共产党宣言》是本小册子,但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170年来,它先后被翻译成200多种语言,出版了数千个版本,成为世界上发行量最大、传播最广的经典著作。它融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化战士的激情、哲人的理性、诗人的浪漫于一身,结构严谨、立场鲜明、逻辑紧密、叙述生动、内涵丰富,是我们青年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入门著作、必读之书。
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译本在上海出版,成为黑暗中引导革命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的指路明灯。我给你讲一个小故事吧。
1920 年的某个春夜,在浙江义乌分水塘村一间普通的旧柴屋内,两张长凳架起一块木板,既当床铺,又当书桌。桌前,儿子在奋笔疾书。母亲在屋外喊:“粽子甜不甜,红糖够不够,要不要我再给你添些?”儿子在屋内应声答道:“甜,够甜的了!”谁知,当母亲进屋收拾碗筷时,却发现儿子的嘴里满是墨汁,红糖却一点儿也没动。原来,儿子竟然是蘸着墨汁吃掉粽子的!这位青年叫陈望道,他翻译的册子叫《共产党宣言》。墨汁为什么那样甜?原来,信仰也是有味道的,甚至比红糖更甜。正因为这种无以言喻的精神之甘、信仰之甜,无数的革命先辈才心甘情愿地吃苦受难。
《共产党宣言》问世以来的170年,正是中华民族由衰到盛的170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健康成长成才,同样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满怀激情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一定要掌握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把金钥匙,正确打开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从而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吴汉勋:我们一定好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