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所长 施小明
当前,全球科技发展已经渗透到所有行业领域,科技创新进入大众创新的时代。人才是国之根本,青年人才是科技强国生力军。“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青年人肩负起重任,成为自主创新的中流砥柱。
在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中,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对于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激励人才发展、调动人才创新潜能具有重要作用。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指出:“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这在科技界引发了热烈反响,让广大科技工作者倍感振奋和温暖。
去年,根据共青团、青联界调研安排,我参加了完善青年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专题调研。从调研情况看,现有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具体到青年科技人才,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分类评价”需进一步落实。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心声是,落实好中央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在职称晋升、项目评审、绩效考核中,更全面、准确地评价青年人才和科研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不唯论文数量,不唯奖项级别。
二是地域劣势、学科弱势影响明显。我们去的合肥、西安,都是中西部城市,虽然有倾斜政策,但当地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机会还是较少,事实上存在着项目评审、人才评价的区域差别,导致很多人才“孔雀东南飞”。还有一些转化应用较少的基础学科和专业门类较窄的“小学科”,很难在项目申请、成果评价中获得话语权。
三是客观上存在“优势累积效应”。一方面,“人才帽子”过于集中,已经成名的科学家地位和荣誉不断强化,没获得人才称号的科技工作者则被压抑,青年人才成长“一步慢、步步慢”。另一方面,少数学术权威在人才评价中具有决定性地位,容易使年轻人的贡献包括一些原创性观点,得不到权威的认可而被淹没。
四是青年科技人才“大龄化”趋势严重。现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为代表的青年基金项目评审中,强调科研成果的社会认同,使得科技人员创造峰值年龄相应增长,入选者显现明显的“大龄化”趋势。这会在人才评价中产生“等年龄、熬资历”等负面影响,不利于激励青年科技人才尽早脱颖而出。
五是亟待建立科研诚信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对科技人员学术道德、科研诚信的评价维度较少,往往是以“有”或“无”来进行结果性评价,缺乏对道德操守的等级评价,缺乏对诚信情况的全过程管理,亟待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科研诚信评价指标体系。
让青年建功立业的舞台足够广阔、梦想成真的愿望能够实现,是改革和完善青年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的最终目标。经过认真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人才评价从重成果向突出创新能力转变。要充分考虑青年人科技创新的特点,不能过分偏重成果(“存量”)评价,应重点评估青年人才的创新能力、发展潜力,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对于原始创新难度较大的基础学科,适当减少考核频次、延长评价周期。
二、逐步缩小地域差别,体现学科差异。在国家杰出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人才项目和“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奖项评审中,建议适当兼顾中西部和紧缺学科人才,尽量降低地域经济发展差距对人才评价和流动的影响。加大对基础学科、特色学科、新兴学科的扶持,充分尊重其在人才和机构评价、项目和成果评审中的话语权。
三、同行评价中体现“国际声音”和“青年声音”。对评议专家的选择,尽可能保障多样性,在高级别项目和成果评价中,尽量做到“大同行”与“小同行”相结合,国内专家与国外学者相结合,同时吸纳青年人才参与,避免学术权威“一锤定音”。
四、加大科研诚信的系统评价和动态管理。青年科技人才处于事业快速发展期,科研诚信评价应涵盖个人的科学精神、专业能力和资源条件等方面,应体现在项目申请、项目实施、成果评价等科研活动各环节,贯穿于科技人才职业生涯全过程,同时建立惩戒制度,从严治理弄虚作假和学术不端行为。
五、着力破除“四唯”,向多元化分类评价转变。大力推进人才分类评价,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坚持共通性与特殊性、水平业绩与发展潜力、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让从事基础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以及科研辅助、科技管理的各类人才各尽其用、各展其才。
(本文系作者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共青团、总工会、妇联、青联界委员联组会上的发言,授权发布)
(光明网记者李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