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构建人水和谐共生关系,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首页> 理论频道> 光明独家 > 正文

构建人水和谐共生关系,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21-05-18 09:5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徐琳瑜(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袁江杰(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博士生)

  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考察了陶岔渠首枢纽工程、丹江口水库等,听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管理运行和水源地生态保护等情况介绍,了解南水北调移民安置等情况。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而水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核心要素,如何处理水问题、看待人水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水问题,从近日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到之前的三峡工程,从东北吉林查干湖生态保护到西南的云南滇池保护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外出调研中水生态、水问题多次成为关注的重点。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如何处理人水关系,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十分重要。

  坚持人水和谐,构建水生态文明

  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中华文明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同时在悠久的历史中,中华民族也饱受水患之苦。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可以说,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治水的历史,历史上就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西门豹引河水灌民田等脍炙人口的故事。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开展了大规模水利建设,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九八抗洪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中华民族对水的认识、人水关系的思考也在不断深入。自古中国人民就对水有特殊感情,喜欢“水利万物而不争”的品质,讲求“上善若水”“人水和谐共生”,水系沿岸也孕育了黄河文化、大运河文化等水文化。我国也有巧妙借助水势和地势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造就了天府之国,成为人水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除了洪涝灾害等传统水问题外,我国还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破坏等新问题,人们对水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新老水问题交织和人水关系日益紧张的局面,我们应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树立尊重、保护、顺应自然的意识,坚持人水和谐共生理念,倡导社会建立正确的用水方式,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同时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修复,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促进江河湖泊修养生息,守护好碧江绿水,缓解人水紧张关系,构建水生态文明。

  推进以水四定,实现高质量发展

  水是人类的生存之本,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物质资料之一,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我国地理气候条件特殊,人多水少、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衡,南北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为维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过去,不得不过度开发利用地表水、大量超采地下水,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华北地区形成世界上最大最深的“漏斗区”。

  水资源格局影响发展格局。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连接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水系,其东线、中线一期主体工程分别自2013年和2014年底建成通水以来,至2019年底已累计调水近3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达1.2亿人,对支撑沿线地区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发挥了重大作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目前,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发展阶段,正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立以跨流域调水为基本框架的国家水网,优化地区水资源配置,有助于提高系统水资源承载能力,优化我国发展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但同时要看到,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最为缺水的国家之一。要想从根本上保障我国水安全,使有限的水资源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以水四定,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高质量发展。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这就要求各地区要加强用水需求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充分考量水资源承载能力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特别是在水资源短缺地区、生态脆弱地区要严格限制发展高耗水项目,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同时注意开源,加强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和风险调控研究,加大海水淡化、雨水收集利用、污水资源化和低劣质水处理应用等技术研究,提高自身水资源供给能力。

  加强制度创新,促进水系统治理

  水问题十分敏感复杂,常常涉及上下游、左右岸和不同的行政区域、行业,我国自古就有着“九龙治水”的说法。如何科学处理新老水问题,促进人水和谐共生,支持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加强制度创新,全盘谋划、综合施策,不断推进水系统治理。

  浙江湖州等地最早探索实施的河长制,对于河湖水环境治理效果良好,后逐步在全国推广实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要求2018年底前在全国建立由党政领导担任河长的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党政领导担任河长有助于进一步压实属地主体责任,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是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也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河长制推行实施2年多以来,各级河长积极履职,有效动员社会公众参与河湖保护与管理,各地纷纷成立护河志愿者小队,河湖面貌得到显著改善。

  环境经济政策是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各地逐步探索以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为重点的流域协同治理模式,通过建立流域省际生态补偿机制,成立流域间协作组织等,推动形成流域综合治理合力。但目前我国流域环境经济政策还处于探索尝试阶段,且仍不完善,比如缺少对破坏水生态环境行为的惩罚机制等,还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形成政策机制的长效调节功能。同时,要注意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如积极推进水资源确权登记,培育形成水市场,探索多种形式的水权流转方式,使水权主体成为水权交易的主体,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调配能力。此外,可以探索实施城镇居民阶梯水价及超额加价制度,建立符合市场导向的水价形成机制,通过市场的调节力量增强人民的节水意识。

  回顾世界文明的发展史,文明常常是因水而兴,因水而衰。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治水用水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人水价值观,强调人水和谐共生。在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今天,新老水问题相互交织,水更成为了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要坚持人水和谐共生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协同各方力量开展水系统治理,推进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水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核心要素,构建人水和谐共生关系不仅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也关乎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关乎中华民族的未来。

[ 责编:郑芳芳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思想理论网络文章评价系统

  • 何以模范 | 北疆文化系列专题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